为进一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和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工作走深走实,叙州区法院坚持从群众利益出发开展好“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聚焦“诉讼服务质量、特殊群体保护、司法职能延伸”全面提升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感。
聚焦诉讼服务质量,建好法治便民“服务站”
一是深化信息化应用,突出线上智慧诉讼服务。依托网上服务中心、四川移动微法院等线上服务平台,积极开展线上诉讼服务工作。今年以来,开展微信及网上立案、跨域立案1051件,运用电子送达平台送达电子诉讼文书2216次;持续优化12368诉讼服务热线,努力实现“一号通办”,不断丰富接听解答服务知识库,今年接听办理12368诉讼服务热线181件次。二是规范窗口服务,提升线下服务质量。严肃诉讼服务工作纪律,设立专门的查询窗口,重点查询保全申请、上诉移送、执行查控等类型问题;严格落实接单即办、联系法官工作要求,建立“法官有约”工作机制,在现有律师及特邀调解员咨询基础上,每周确定一名前台员额法官对口联系查询窗口,针对判后释疑、证据补充等专业性问题接受咨询,杜绝窗口推诿,让当事人的诉求事事有回应;主动回应群众诉求,“挤”出午休时间,提前一小时上班轮流为群众办理业务76件次,现场答疑135人次,有效解决群众长途奔波时间空转的问题。三是强化诉讼服务点功能,推进多元解纷。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充分发挥观音人民法庭“枫桥式人民法庭暨一站式诉讼服务点”等7个诉讼服务点前沿哨所功能,包保联系辖区乡镇、街道,针对当事人确有困难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上门立案、上门调解28次,实现让困难当事人“少跑腿、不跑腿”,推动多元解纷工作向源头防控延伸,促进矛盾纠纷就地化解。
聚焦特殊群体保护,织密民生服务“保障网”
一是开通特殊群体 “绿色通道”。针对劳动争议、农民工维权、机动车交通事故等涉民生案件,强化立审执衔接,做到优先排期、优先审理,同时强化与辖区相关部门之间的协调联动,提高案件处理效果。二是柔性司法推动家事纠纷化解。建立家事调解室,联合区妇联引入心理咨询师,同时适当引入村(社区)委员会以及社会调解组织,形成多方联调格局,妥善化解家事纠纷;针对涉未成年案件,成立“继叙爱”少审团队,依法严惩校园暴力、性侵儿童等高危犯罪行为,妥善封存涉未成年人社会调查、犯罪记录等工作,切实筑起未成年权益保护防线。三是持续开展涉民生案件专项执行活动。常态化开展司法大拜年、失信大曝光、拒执大打击专项执行行动与自主开展反规避执行专项整治行动等相结合,加大涉农民工工资、赡养等民生案件执行力度,有效维护涉民生案件当事人合法权益,现已受理涉民生执行案件294件,执结252件,实际执行到位金额1258.66万元。四是强化法治帮扶保障民生。健全司法救助机制,对经济确实困难的当事人,通过法律援助、减免诉讼费、申请司法救助金等方式开展司法救助,今年以来,对追索劳动报酬、赡养等涉民生类等12件执行案件的申请执行人发放救助金14.3万元。
聚焦司法职能延伸,上好法治宣传“实践课”
一是平台共振上好线上普法课。充分运用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发布《民之法典》纪录片、民法典典型案例、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等普法知识百余条,为群众提供更加完善的法律指引。二是精准发力上好订单法治课。通过事前调研了解法治需求,开展司法服务三进活动,通过进企业、学校、社区开展以合同法、侵权、土地流转等为主要内容的民法典宣讲活动9次,发放宣传资料4600余份,为群众了解、运用民法典进行维权和日常活动提供了有力指引。三是积极作为上好判后答疑课。建立《关于判后答疑工作的规定》,通过诉讼窗口答疑,判后普法、刑事案件随发判后答疑告知书等方式,促进当事人及其相关人员对裁判的理解与信任,提高案件服判息诉率,从而减少当事人涉诉信访和上访,真正实现定纷止争,案结事了。
(叙州区法院 张静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