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网
法治文化研究会

【“砺剑”行动】红莫派出所:警校联动形成平安校园建设常态机制

来源:喜德县公安局 作者:阿西有珍 发布时间:2023-04-19 10:09:15

2023年初以来,喜德县公安局红莫派出所以平安校园建设为载体,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坚持警校联动,齐抓共管,进一步健全校园安全风险和隐患防控机制,并坚持常态化管理,切实防范各类涉校案件事故发生,为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校园安全环境。

全面推行校园警务。红莫派出所坚持把校园警务作为平安校园建设的重点,加强日常安全防范工作。一是为辖区各所中小学、幼儿园落实了负责民辅警,坚持在学校上、放学期间设立“护学岗”,定期到学校开展警务工作,公布校园和周边的治安状况,指导校方做好校园安全防范工作。二是根据学生上、放学时段调整巡逻路线、方位,确保校园周边的重点地段、重点时段始终处于在控状态,有效防止校园及周边侵害师生人身财产安全的案件发生。三是加强对校园安全指导和隐患排查,落实“三防”措施,督促配齐门卫及必要的安全防护、应急处置装备,指导校园在重点部位安装视频监控和一键式报警设施,确保校园各项安全管理措施到位,有效预防和及时发现、消除各种安全隐患。今年以来,该所共进行校园安全检查20余次,查处各类不安全隐患8处,当场整改6处。

微信图片_202304191008021.png

完善校园安保机制。严格按照《中小学校岗位安全工作指南》《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防范工作规范(试行)》相关规定要求,切实加强校园内部日常安全管理。一是指导、监督学校、幼儿园严格落实门卫登记验证核查、安全巡视、消防管理和护校值班等各项校园安全制度,提高自身防范水平。二是定期组织民警从校园周边、教师内部及学生之间三个方面排查各类矛盾纠纷,及时化解可能影响学校稳定和安全的各类苗头性问题。特别是对校园周边易肇事肇祸的重性精神障碍患者,重点上访人员、吸毒人员、逐一登记造册、落实教育、疏导、稳控措施,严防漏管失控形成现实危害。三是对校园安保人员统一采集信息,完善档案,定期进行法律知识、工作规范、紧急处置及盾牌、钢叉等防护器材的使用进行培训,进一步提升校园防护能力。

微信图片_20230419100802.png

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将提高师生法治意识、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作为法治宣传教育的重点。一是法制宣传进校园。利用开学典礼,深入学校开展校园专职保安培训班、法制副校长辅导员培训班等专题培训,开展法律法规、治安防范、防拐防骗等方面的法制宣传教育。二是禁毒教育进校园。定期开展毒品预防教育宣讲活动,通过开展宣讲活动,采取展出禁毒宣传图片、毒品仿真样本、发放《禁毒法》《防范新型毒品危害宣传册》,做毒品预防教育报告等形式进行。三是防诈宣传进校园。组织民警深入辖区中小学和幼儿园,通过现场咨询、集中宣讲、展板宣传等形式向广大师生分析典型案例、剖析法律法条、讲解防范对策,提高学生的安全认知水平,增强广大师生的法制观念和安全意识。四是应急演练进校园。研究制定了涉校涉生应急工作预案。定期指导辖区中小学、幼儿园开展防震减灾、防踩踏、防火灾事故、防暴力入侵、防不法侵害等为主要内容的突发事件应急演练,切实提高了学校和师生的应急处置和防范能力。

微信图片_20230419100855.png

推进部门联动护校。在镇政府的领导下,与相关职能部门密切配合,对平安校园建设齐抓共管、形成合力。一是推动成立了由派出所、中心校、综治、安监、食药等部门组成的校园安保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对校园内部、周边环境、涉校苗头性信息进行分析、研判和预警,有针对性的开展整治行动,及时掌握、快速处理涉及校园安全问题。二是每月在综治部门牵头召开的矛盾纠纷排查会议上,及时收集掌握各类涉校矛盾纠纷,调动相关成员单位及时予以妥善化解,切实做到提早发现、有效防范。三是定期对校园内的消防器材、输电线路、食品、教室、宿舍、实验室及在建工程等进行全面的内部安全大检查,大排查,有效消除各种安全隐患,努力构建措施严密、科学有效的校园安全防控体系。



责任编辑:杨东

新闻总署国登2012-F00075847号· 知识产权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连续出版物刊号 川KXO1-093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 川B2-20191090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川网文【2019】5415-440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川字第00217号

出版物许可证 新出发字第510105010299号 · 川文旅审函【2019】886号 · 川新广审批准字【2017】335号 · 川法学文研批字【2015】012号 · 川法文批字【2019】009号 · 川新广批函字【2016】30号

国家商标局受理第23862702号 · 网络安全资格认证第23955号 · 省法治文化研究会融媒体中心负责技术、维护和管理

蜀ICP备12029925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87号

本网站(非新闻类)刊发信息不代表主办单位和本网之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网删改·法律顾问:省法治文化研究会专家委(何艳律师)

四川法艺文化传媒 四 川 法 制 网版权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scfz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移动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