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网
法治文化研究会

法治护航“典”燃乡村 “一典一析”释法明义

法治护航乡村振兴代表委员专项联络①
来源:四川省法治宣传融媒体中心 作者:舒程 杨睿 发布时间:2023-05-24 14:05:21

南充市顺庆区人民法院林宏在调研中发现农民流转土地有顾虑、土地流转机制不顺畅、流转经营不合法,是导致耕地撂荒的深层原因。《民法典》设14个法律条文规定了土地承包经营权,系统地构建了集体所有权、承包经营权、土地经营权“三权分置”的基本框架。土地承包经营权人可以依法采取出租、入股或者其他方式向他人流转土地经营权。

1684908355617.png

三权分置的基本框架为耕地流转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

“人民法院正从完善耕地撂荒问题立法、引导农户自发流转土地、重塑集体对派生权利的收回制度等方面入手,筑法治之基、行法治之力、积法治之势,唤醒“沉睡”的土地,让每一个乡村都能可持续发展”林宏法官在“大咖讲、大家讲”《民法典》"一典一析"宣讲活动中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除了要加强对农业资源的养护,还要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修复,民法典又是如何界定生态环境修复责任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责任的呢?《民法典》侵权编第一千二百三十四条规定了侵权人的生态环境修复责任,明确了生态环境损害后,请求侵权人进行生态修复的权利主体以及修复的方式。南充市中级人民法院杨若朗法官以《还生态环境应有状态——“法”治生态环境修复》为题,在2023年5月22日在“大咖讲、大家讲”《民法典》"一典一析"宣讲活动中深入浅出进行了解读。

据了解,“大咖讲、大家讲”《民法典》"一典一析"宣讲活动是南充市中级人民法院打造的《民法典》学习交流平台,通过宣讲、点评、互动等方式,用深入浅出的语言让群众爱听,以生动鲜活的案例引发群众共鸣,增强对《民法典》新增、修改法条的理解和适用。内容涉及“民法慈母、民生幸福”“小故事、大规则”“行政法遇上民法典”“民法一生情、守护千万‘嘉’”“法耀古城‘典’亮生活”5个主题,已涵盖31个民法典规则、208个具体知识点,网络同步直播观看量超2000万人次,成为宣讲民法典的网红品牌。

1684908453481.png

本期 “一典一析”活动以“法护乡村 典燃振兴”为主题,林宏、杨若朗、马君臣、贾晓静4位主讲人从撂荒地治理、生态环境保护、乡风文明等方面分享学习《民法典》的心得。四川战旗乡村振兴研究院书记、院长伍波,四川大学法学院荣休教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李平围绕热点、焦点和难点进行了现场点评、交流。

“数智”法官工作站服务乡村千万家。

近年来,南部县人民法院聚焦法治乡村建设,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在八尔湖镇设立“数智”法官工作站,探索出了“三区三化”基层治理新模式。创新设立共享调解室,配齐相关电子设备,制作详细操作指南,选拔业务骨干担任专项审判“云法官”,现场解纷答疑。建立“庭审进万家”直播区,推动普法生动化,实现审理一案、治理一片的良好效果。 “数智”法官工作站建立以来,累计开展线上咨询、解纷、庭审、 普法200余场次,覆盖近2.3万人次,受到村民好评。

“全域有机”法官工作站、护航未成年成长“果果驿站”。

“中国有机农业第一县”西充县随着“东桃西橙、南薯北禽、中部粮油”有机产业发展格局的不断完善,观有机农业、品有机美食、看有机产业、创有机文化成为绿色健康生活新追求,一幅农旅融合、村美民富、法治护航的美丽画卷呈现在川中北魅力乡村大地上。

西充县人民法院紧扣县委“全域有机”攻坚行动,在凤鸣镇双龙桥村设立服务“全域有机”法官工作站、提出了“从1到5”工作思路,即围绕服务“生态田园•有机西充”一个中心,构建“对内强化有机品牌保护、对外强化多方联动守护”两大体系,组建“审执、调研、 服务”三个团队,开展“法治培训、公正司法、增效赋能、改革创新”四项工程,着力“片区法官、共享法庭、庭审进家、果果文化、典型案例” 五个培优,以能动司法优化服务有机产业发展,坚决打击假冒伪劣农资产品,维护涉农企业职工权益,调解劳动纠纷。

1684908465457.png

2023年5月22日,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邀请全国人大代表、省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省政协委员视察、观摩南部县、西充县、顺庆区人民法院法治护航乡村振兴国家战略经验成果。参会代表委员从不同角度、维度和视野谈了感受,提出了可借鉴可参考的建议。

“四川法院始终将乡村振兴与民法典实施有机结合起来,讲好法治故事、传播法治声音。听完宣讲,我感受到,南充法院的‘一典一析’有活力、有情怀、有担当”省法院党组书记、院长王树江在《民法典》 “一典一析”宣讲活动给予肯定。



责任编辑:杨雪娇

新闻总署国登2012-F00075847号· 知识产权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连续出版物刊号 川KXO1-093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 川B2-20191090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川网文【2019】5415-440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川字第00217号

出版物许可证 新出发字第510105010299号 · 川文旅审函【2019】886号 · 川新广审批准字【2017】335号 · 川法学文研批字【2015】012号 · 川法文批字【2019】009号 · 川新广批函字【2016】30号

国家商标局受理第23862702号 · 网络安全资格认证第23955号 · 省法治文化研究会融媒体中心负责技术、维护和管理

蜀ICP备12029925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87号

本网站(非新闻类)刊发信息不代表主办单位和本网之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网删改·法律顾问:省法治文化研究会专家委(何艳律师)

四川法艺文化传媒 四 川 法 制 网版权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scfz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移动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