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强有力的法律服务和法治保障,今年以来,彭州市司法局着眼于以保障农村群众基本公共法律服务需求为抓手,完善相关制度,整合服务资源,创新工作方式,健全便民措施,进一步推进乡村依法治理,促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对标群众需求,深化法律服务体系建设
(一)狠抓基础建设,实现服务平台规范化
以规范化建设为抓手,加强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后司法所建设,严格落实“1+N+1”梯次培育方案,努力培育1类高水平标杆司法所、N个个性化司法所、1类基础性规范化司法所,合理设置标识标牌、完善装备设施,全方位规范化开展法治宣传、人民调解、安置帮教、法律援助、法律咨询等公共法律服务,全力为群众排忧解难,为基层依法治理提供法治保障。截至目前,全市13个司法所(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规范化建成率达100%;累计开展法治宣传活动303次、为群众解答法律咨询564人次、参与调处矛盾纠纷512件、协助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3件,为基层政府提供法律意见建议34条。
(二)推进点位创建,实现服务供给便捷化
为进一步推进法律服务职能下沉、满足基民群众法治需求、助力基层依法治理,着力推进“法律服务进乡村、进社区”,大力探索“法治文化阵地+司法所+村(社区)法律之家”一体化建设模式,持续深化村(社区)法律之家建设,全力保障公共法律末梢服务普惠精准、优质高效。现已全面完成全市202个“村(社区)法律之家”(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挂牌建设工作,覆盖率100%;建成“村(社区)法律之家”民生工程示范点位10处。
(三)推进工作下倾,实现服务方式多元化
以“法律进村(社区)”为抓手,大力实施法治惠民工程。依托市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镇级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村(社区)法律之家,构建起“三级”便民服务载体,形成辐射全市的基层公共法律服务网络。大力推广“彭州市智慧公共法律服务”程序,实现公共法律服务“抬头能见、举手能及、扫码可得”。充分发挥驻村法律顾问力量,走村入户大力开展“法律会诊”活动,切实满足基层群众法律需求;深入企业全力开展“千所百处帮万企”活动,为辖区乡镇企业提供“订单式”法治体检,助力企业健康发展。
强化要素保障,激活基层依法治理动能
(一)抓好组织领导,确保工作落细落实
为全力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将深化村(社区)法律之家建设、法治宣传、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等工作纳入年度重点工作,并从人员、组织、经费等方面予以充分保障。制定印发《2021年彭州市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明确了推进法治乡村建设、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等目标任务、责任单位,同时建立科学的考评奖惩制度,以刚性制度保障各项工作有序推进、高效运转。持续推进村(社区)会前学法、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集中学法等制度,着力提升干部群众法律素养。
(二)加强队伍建设,助力法治乡村建设
切实发挥领导干部带学促学表率作用,督促指导各镇(街道)党委主要负责人切实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采用岗前教育、集中学习、常态学习等多种方式,对镇(街道)、村(社区)干部深入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及相关法律法规宣传学习。建强普法志愿者和法治宣传教育队伍,常态化开展法治院坝、法治讲堂、以案释法等宣传活动。扎实推进“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重点培育了一批以村干部、五老乡贤等为重点的“法治带头人”。并在村(社区)老党员、老干部、热心居民中选聘专职“法律服务管家”202名,充分发挥其贴近群众的优势,全方位收集群众法治需求,将公共法律服务延伸入户。
(三)打造专业团队,深耕法律顾问工作
选派13家法律服务机构担任全市202个村(社区)法律顾问,围绕城乡社区治理各项重点任务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法律咨询、法治宣传和矛盾纠纷化解等工作。探索建立“合同合法性审查意见书+重大疑难纠纷法律意见书”的重大村(社区)事务“两书”模式,积极服务换届选举、土地确权、征地拆迁等工作,为基层决策提供高效优质的法律服务保障。同时采用驻点式服务、“互联网+”在线服务、流动式入户服务等多种形式,对基层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法治宣传、代办法律援助等专业服务,实现基本公共法律服务均等化,有助提高基层群众自治管理的法治化水平。
发挥司法职能,提升基层依法治理能效
(一)加大法治宣传力度,提升基层善治水平
积极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复核及创建督导工作,9月底,彭州市龙门山镇渔江楠村、隆丰街道银定社区通过复核迎检,成功保留“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荣誉称号。以实施“八五”普法规划为主线,推进“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全面落实。坚持以“法治大讲堂”“以案释法”等重点工作为抓手,深化“法律进村(社区)”,持续开展“法治四川行·一月一主题”“我为群众办事实·法律服务进村(社区)”“疫情防控 法治同行”系列活动,累计开展宪法、民法典、农民工维权、禁毒防艾、扫黑除恶、食品安全、环境保护等法治宣传活动330场次。加快校园法治文化建设,持续推进青少年综合法治素能提升工程。
(二)优化公共法律服务,提升便民利民质效
聚焦社会发展的关键事、群众心中的烦心事,大力实施司法行政系统“我为群众办实事十大工程”,在司法所、公证处等窗口设立“我为群众办实事”服务岗20个。升级打造市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推进公共法律服务智能化、规范化,截至目前,共计提供免费法律咨询 3488 人次,其中“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和法律援助热线电话咨询1992人次,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来访咨询1496人次,办理法律援助案件490件;完成群众“最多跑一次”公证申请1936件。
(三)强化矛盾多元化解,保障基层和谐稳定
实体化运行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协调中心,形成“15N”联动平台,构建起联动联调的调解工作格局。印发《深化镇村两级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的实施意见》,在202个村(社区)设立了法律服务管家,常驻基层法律工作。严格落实市级每月一次、镇(街道)每半月一次、村(社区)每周一次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工作责任。新建2个示范调解室,指导建立彭州市福建商会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开展全市重大节假日期间社会矛盾纠纷专项治理活动,结合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开展“我为群众办事,喜迎建党100周年”矛盾纠纷专项排查。截至目前,全市共计受理矛盾纠纷54457件,调解成功54281 件,成功率达99.67%,有效管控132件重大矛盾纠纷隐患,涉及总金额约1.7亿元。(文/闫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