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网
法治文化研究会

思蒙镇:农耕文化标志 唤醒乡村记忆

来源:眉山市东坡区思蒙镇 作者:陶广汉 黄杰 发布时间:2020-10-21 15:23:03

    金秋时节,绿染山间,河水清流,走进眉山市东坡区思蒙镇平山村,只见顺金牛河分流100米的一段沟渠上,座落着一处早年修建的加工房,虽然昔日碾米、磨面的场景早已不见,但是作为农耕文化标志,依然唤醒着人们的记忆。

    平山村地处僻远丘,与夹江、丹棱两县交界,境内林葱茏,山青水秀,从上游丹棱县流经该村至夹江县的金牛河,常年流水不断,水源十分丰富。“你看,水碾、水磨和下面的转轮叶板全都还在,从建成到现在至少上百年了。”站在加工房水碾、水磨旁边,土生土长的村民曾宁杰介绍,据传祖辈们正是利用河道落差和水源丰富的优势,从金牛河选择落差较大的这个地方,开掘出一条100余米长的渠道,并在渠上建成座集碾米、磨面同时进行的加工房,通过金牛河引过来湍急的流水,采取插水板控制水位的方式,促使底部的转轮和叶板不停运转。因此,那些年前来加工米、面的群众络绎不绝。

    在这落后僻远的山乡农村,加工房生意为何如此兴隆?这是因为这种加工方式在当时还算很是先进。曾宁杰的记忆中,那些年农民产的稻谷、小麦、玉米等粮食,加工环节的麻烦不少,稻谷加工大米,初最原始的做法就是将稻谷几斤十来斤地倒进“对窝”,用一根底部大些而且光滑的木柱在“对窝”里用劲“中”,才能使稻谷脱壳制成大米,效率低、又费时。后来稍微先进一点,就是用白善泥和竹片制成“擂子”,稻谷经过“擂子”,脱去谷壳,形成“糙米”进石碾,用牛或人拖拉石碾运转约一个小时左右脱壳的糙谷就成细米,再通过风车将米和糠分离,最后用米筛筛去集中在一起的“米头子”(即未脱壳的少量稻谷),才成为食用的大米。这个环节的粮食加工量大许多,但效率也不高,依然显繁琐

时过境迁。后来随着水碾、水磨的应运而生,加工效率大大提高,让农民们感到省工、省时,轻松不少因此,很长一段时间之内,加工房就成为当地人争相光顾的地方再后来也就是七八十年代以后更加先进的机械打米、磨面代替了水碾、水磨,致该加工房生意逐渐萧条,最终退出了历史舞台。

   “好在这处水碾、水磨成为集体资产,至今仍然保留了下来。”平山村村支书卢加贵介绍,由于这里森林覆盖率高,植被生态环境好,具有乡村旅游开发价值。也正是看重了这一点,几年前家住这个加工房附近的4组村民郑国超,自己出资投入近4万元,对水碾、水磨进行了修复,并将家园改造成农家乐,曾经吸引过群众前来游玩,红火一阵子之后,终因受交通条件、投入不足、规模较小、项目单一等因素制约,使该农家乐逐渐清冷下来。不过,而作为农耕文化标准的水碾、水磨加工房,至今还仍然闲置着。对此,卢加贵满有信心地表示。随着乡村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机会我们将引进业主来投资开发,大力发展乡村农耕文化旅游,带动全村经济发展振兴

(陶广汉  黄杰 


责任编辑:阳阳

新闻总署国登2012-F00075847号· 知识产权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连续出版物刊号 川KXO1-093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 川B2-20191090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川网文【2019】5415-440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川字第00217号

出版物许可证 新出发字第510105010299号 · 川文旅审函【2019】886号 · 川新广审批准字【2017】335号 · 川法学文研批字【2015】012号 · 川法文批字【2019】009号 · 川新广批函字【2016】30号

国家商标局受理第23862702号 · 网络安全资格认证第23955号 · 省法治文化研究会融媒体中心负责技术、维护和管理

蜀ICP备12029925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87号

本网站(非新闻类)刊发信息不代表主办单位和本网之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网删改·法律顾问:省法治文化研究会专家委(何艳律师)

四川法艺文化传媒 四 川 法 制 网版权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scfz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移动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