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叙永县司法局积极探索法治乡村建设新路径,筑牢普治小支点,着力提升乡村治理法治化水平,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引领新时代乡村振兴乌蒙示范建设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
“小角色”组建“大队伍”,“拓荒”为民法律服务进行时
叙永县整合包括全县律师、公证、司法鉴定等公共法律服务力量,统筹全县司法行政系统法律专业的人才,组建叙永县拓荒牛法律服务团,拥有志愿者103人,建立村级1+1+x普法网格体系,即“1法律顾问+1法治带头人+X法律明白人”,培养一支基层法律服务队伍,以微课堂、现场互动、自编小品等形式到村入社开展普法宣传活动180余场,惠及群众2万余人次,实现内容为群众所需、形式为群众所喜、效果为群众所赞,荣获泸州市“十佳志愿服务组织”称号,在村(社区)积极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村(居)民法治获得感不断增强。
叙永县拓荒牛法律服务团普法宣传活动
“小载体”发挥“大能量”,法犇犇驿站打通司法为民“最后一公里”
叙永县司法行政系统聚充分焦基层法律需求,各律师事务所、县公证处、西南医科大学司法鉴定中心叙永分所与村(社区)开展党建联建、共同发力,在叙永镇红岩村、正东镇石桩村等8个村探索开展法犇犇驿站建设试点示范工作,建设一站式法律服务实体平台。结合本村产业发展、自然资源保护、旅游资源开发、民营企业权益保障、留守儿童权益保障等个性化法律需求,累计为群众开展普法宣传活动63场次,服务群众4200余人次,依托“当家人”微信群推送法律咨讯782条,推动普法宣传向“最后一公里”延伸。
叙永县摩尼镇法犇犇驿站法治文化长廊
叙永县水尾镇法犇犇驿站法治文化广场
“小人物”汇聚“大合力”,法治保障乡村振兴在路上
叙永县积极探索“法律明白人”和“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培育新路径,将“石榴籽”调解员纳入“法律明白人”队伍,积极参与基层少数民族依法治理实践,定期梳理典型调解案例,汇编“三大碗酒”和“包休”“抢婚”等正反面宣教素材,依靠全县“石榴籽”法律明白人力量,各少数民族村寨普法与调解相结合,着力推进移风易俗,以法促调80%纠纷基本就地化解,诉源治理工作成效显著。深化““1名村(居)法律顾问+N名法律明白人”行动”,探索建立法律顾问+法律明白人合作机制,结合积分制管理、道德银行,鼓励法律明白人参加乡村治理,积极参与“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截至目前,叙永县培育“法律明白人”1237名,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254户,通过集中培训、网络培训等形式开展法律知识培训28次,参与普法宣传活动120余场次,协助化解矛盾纠纷329件次。
法律顾问的指导下,法律明白人到辖区企业开展《民法典》宣讲
“小切口”做实“大文章”,赋能基层依法治理水平不断提升
叙永县司法局全面落实村(社区)“两委”班子集中学法制度,制定年度集中学法计划,邀请法律顾问和司法所工作人员进行授课,有针对性开展与重点工作和需要决策的重大事项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理论、业务知识的学习。用好学法考法平台,将254名村(社区)支书纳入学法考法范围,切实提升村(社区)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来管理社会的能力和水平, 打造一支群众身边的普法宣传队伍,助推乡村振兴。近年来,叙永镇东外社区顺利通过“全国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复核,江门镇古寨社区、赤水镇斜口村、摩尼镇联盟村被命名为“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摩尼镇联盟村被确定为泸州市公民法治素养观测点。
叙永县赤水镇赤水社区开展集中学法
叙永县江门镇古寨社区法治小广场
开展校地合作,叙永县马岭镇普法宣传进校园
下一步,叙永县司法局将结合地方特色实践,在法治乡村建设提质增效上下功夫,有力解决当前农村干部群众反映的法治痛点、难点问题,有效推进新时代乡村依法治理体系建设,让群众有更多的安全感、幸福感和获得感,为乡村振兴增添法治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