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雨城区上里镇郑湾村村民杜顺芬来到该村村委会,凭着疫情防控中登记的个人信息,她很快申请到村级健康证明,并立马前往镇卫生院办理健康证。按登记信息显示,郑湾村目前已有300余位村民申请外出务工。
“以去年为例,全村外出务工人员有900余人,超过村里人口半数,人均务工年收入约4万元。”郑湾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郑本文说,还未外出的村民大多也有务工渠道,预计出行高峰期将出现在4月中旬。
新的一年里,郑湾村村民除了外出务工外,还有哪些增收动作?近日,记者走进该村一探究竟。
找突破 茶叶仓储项目助发展
“别看我右手、右眼残疾,只能单手采茶,但每天也能采到约1公斤鲜叶!”郑湾村村民郑显博说,自家种了2亩多茶园,每亩产值在5000元左右。
郑湾村户户皆在种茶,村里已投产了1000余亩(总面积2000余亩)茶园。但无论是郑显博,还是村里其他茶农,却都有些不甘心。因为商贩收购时经常明显压价,优质茶叶只能成为其他地方优质茶品牌初加工原料。
村民的担忧被村干部、驻村工作队和联系帮扶单位看在眼里、记在心中。经多方共同努力,一项旨在发展村集体经济的“茶叶储存仓库建设”项目,在去年11月落地郑湾村。
然而,该项目修建地点并不在郑湾村,而是在距该村约4公里外、位于省道105线旁的上里镇建强村。郑湾村并不缺地,为何采用“飞地”方式修建?
郑湾村第一书记郑尚权坦言,郑湾村位置较偏远,并不在交通主干道旁,也不是上里镇面积最大的茶叶产区。因此,基于以点带面、串连成线考虑,该镇最终将项目位置选在建强村,以有效解决上里、下里片区长期无规模化茶叶加工厂的瓶颈。
“目前,该项目已进入地勘设计阶段,建成后仅厂房和仓库就占地1290平方米。”郑尚权说,按已定计划,该项目预计将在今年6月底建成。
如何运行?目前,上里镇政府已通过招商引资方式,与有意向投资该项目的企业洽谈,并力争在7月投入运行。此后,郑湾村将以村资公司为依托,以提供场地、厂房方式参与企业经营,所得利润分成将全部归村集体所有。
“该项目至少可在三个方面发挥明显作用:直接增加群众卖茶收益、增加村民产业结构调整积极性、增加发展茶园经济信心。”郑本文说。
亮点多 多管齐下增收后劲足
下午2时,郑湾村村民郑本富匆匆吃过午饭后,就向猕猴桃果园走去。与部分村民种植的红星猕猴桃品种不同,他所种植的是成串生长、不剥皮即可食用的软枣猕猴桃,面积约50亩。
据郑湾村村委会信息显示,该村目前已有软枣猕猴桃150余亩,种植时间均在2018、2019年,涉及农户6户,而这些农户中就有5户为共产党员,郑本富即在其中。
话题再次回到产业结构调整上,而源头则始于当地猕猴桃遭遇疾病后,出现的产量大幅下滑。基于此,该村以“村党支部+”模式,鼓励村组党员干部带头,以示范带动方式,发展种苗成本较高(30元/株),但抗病性和市场前景较佳的软枣猕猴桃上,并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发展壮大。
由此,郑湾村今年实施了一项综合性“美丽乡村”项目,内容包括软枣猕猴桃产业示范基地建设、道路提档升级、太阳能路灯安装,以及文化阵地建设等多个方面。
提前准备、未雨绸缪,是30亩软枣猕猴桃示范基地建设的思路,该基地预计建成时间为今年6月底、种植时间为入秋后。该基地将力主推广标准化种植模式,增强村民种植管理技术,提高村民后续发展积极性。
与此作为配套的,还有郑湾村不断完善的道路基础设施。“就在去年,我们通过联系帮扶单位争取到了180余万元扶贫资金,村里首次正式建成了村级产业环线。”郑尚权说,为进一步提升郑湾村基础“硬件”质量,该村今年还将实施多个与道路相关的扶贫项目:提升2.7公里通村通组产业路有效路面,从3.5米加宽到4米、4.5米,并铺设沥青混凝土;在村民聚居点和交通要道安装太阳能路灯180盏;新修两座便民桥梁,增加通组公路互通能力。(孙振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