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年10月召开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上,中国向全世界宣布大熊猫国家公园正式设立。如何运用法治方式和法治手段撑起保护生物多样性、守护地球家园的“大伞”,成为了雅安检察机关在新时代面临的新课题。
在此之前,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已开展4年有余。
作为首只大熊猫的科学发现地、模式标本产地和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世界自然遗产核心区,“熊猫故乡”雅安开展的多项试点工作居全国全省前列。
守护“熊猫家乡”,近年来,身为公益诉讼代表的雅安市检察机关,在党委政府、人大常委会及上级院的的高度重视和关心支持下积极探索,紧紧抓住省市出台的《关于加强检察机关生态环境公益诉讼工作的决定》、《关于雅安市深入推进公益诉讼工作的实施意见》,以及设立四川省雅安市人大常委会为基层立法联系点契机,积极回应民主法治建设要求,以此作为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有力抓手,积极争取打造基层立法联系点生动样板,“创新大熊猫国家公园公益保护协作机制”被列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试点省级重点创新项目。
共建生态环境保护法治共同体
一直以来,雅安坚持生态优先“一寸不让”,绿色发展“一分不减”,在绿色“赛道”上提档加速,跑出了绿色发展的加速度和好成绩。
“坚持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我们作为水和空气长居全国前列的绿色发展示范市的雅安一员,一定要把公益诉讼这项党和国家的重大民心工程抓实抓好”雅安市检察院检察长范文清表示,依托公益诉讼守护绿水青山,雅安检察在“赛道”上也一直冲在前——近年来,雅安检察机关以生态环境公益诉讼工作为抓手,充分发挥检察公益诉讼职能作用,为大熊猫国家公园保护和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自2017年正式建立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以来,雅安检察机关公益诉讼工作连续三年居全省第一。
雅安是大熊猫国家公园中面积最大、占比最高、山系最全、县份最多的市(州),全市行政区总面积的40%以上、 6000多平方公里被划入大熊猫国家公园,涉及5个县的 29个乡(镇)。保护“熊猫故乡”,离不开法治共同体的努力,离不开制度化的保护屏障。2020年9月,雅安市检察院、大熊猫国家公园雅安管理分局共同协商制定了公益保护协作实施意见,明确了多项协作制度机制。
在大熊猫国家公园范围内发生生态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事件,造成损害生态环境后果的,检察机关支持大熊猫国家公园管理机构同相关部门开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参与赔偿磋商,支持起诉或提起民事公益诉讼,追究相关责任主体的法律责任,履行法律监督职能;以发送诉前检察建议的形式,联合森林防火、乡镇等部门共同开展森林防火公益诉讼专项行动,共筑大熊猫国家公园内外森林防火安全屏障。
建立野生动物受伤救助制度。检察机关、大熊猫国家公园管理机构发现有大熊猫和其他野生动物需要紧急实施救助、治疗的,双方应协调辖区内有关行政机关和兽医医疗机构开展救助治疗,并建立相关的救助机制。
同时,检察机关发现的大熊猫国家公园范围内存在倾向性、苗头性违法问题,及时向大熊猫国家公园雅安管理分局发出预防警示,防止演变为犯罪案件和其他严重问题。
除了护航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在保护全域生态环境方面,雅安市检察机关坚持以小问题为切口,与多方建立协作机制,激发法治共同体参与保护“熊猫故乡”的活力。先后与该市生态环境局会签了《关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衔接机制的暂行办法》;与市林业局、市应急管理局会签了《关于建立森林防火公益诉讼协作机制的实施意见(试行)》;与多部门会签下发《关于为青衣江(雅安段)、大渡河(汉源湖)流域水环境、水资源保护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意见》;联合甘孜、阿坝、凉山、乐山、眉山等市州建立环贡嘎山、大渡河流域、长江上游生态屏障(青衣江段)、瀑布沟水电站、大渡河峡谷国家地质公园生态环境资源保护联动协作配合机制,切实破解跨区域案件线索发现难、调查难、取证难、打击难等难题。
创新生态环境保护法治举措
推进治理模式创新是提升生态环境治理水平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雅安检察机关立足建设公益诉讼工作站、法治教育基地、生态修复警示教育基地、补种补栽示范点,统筹推动大熊猫国家公园、长江中上游生物多样性、鸟类保护等8个分支基地建设,配套设立“依法打击+依法监督”“惩治犯罪+生态修复”“区域协同+部门协作”等司法保护示范点,建立“3+保护屏障、8分支、N平台”的“3+8+N”工作新模式,打造雅安公益诉讼检察保护环境资源特色品牌。
延伸触角。雅安检察机关在全省首创制定《关于在雅安市重点保护区域建立公益诉讼工作站的实施办法》,围绕大熊猫国家公园、大渡河及青衣江流域、重要产茶区等地,建立20个公益诉讼工作站,全面摸排生态环境保护领域公益诉讼线索。
强化公益诉讼办案指挥中心主导作用。雅安市检察机关配齐配强专业团队,坚持上下一体办案机制,对重大环境资源类案件实行“提级管辖”,大力推进公益诉讼司法实践提升工程。
智慧检务赋能。雅安市检察院建成全省首个检察机关办案指挥中心和“公益诉讼快检室”(川西片区),为公益诉讼提供科技支撑,配备水质污染检测、食品安全检测、土壤重金属检测、气体分析、无人机等检测设备,满足全市公益诉讼案件办理过程中对涉及土壤、地表水、空气、食品药品等基础检测需求,科技助力让检察工作更加准确高效,为可成案线索的初步筛查及证据搜集提供技术协助,使检察技术从间接辅助办案转向直接参与公益诉讼调查取证。
创新开展补植复绿、增殖放流、矿山修复、放生鸟类等修复性检察实践,常态化开展修复管护验收、回访。在办理程某涉大熊猫国家公园内因盗伐、滥伐林木案时,法院采纳检察机关的民事诉讼请求,责令其在指定范围内、补栽指定树种树苗,履行两年管护义务。判决生效后,程某即履行了补栽补种和管护义务。
雅安检察干警在大渡河增殖放流
不仅如此,雅安检察机关还积极探索司法机关与行政机关、专业机构、社会公益组织合作方式解决环境资源纠纷,建立了环境刑事案件与行政处罚的诉罚衔接、环境民事案件和公益诉讼案件的诉调衔接、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的诉商衔接机制,运用行政调解等诉讼替代机制解决环境资源纠纷,进一步激活现有公益保护机制,推动生态环境保护治理体系不断完善,为保护“熊猫故乡”贡献了法治合力。
(钟锦鸣 李宝林 彭靖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