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刚从外地回来,正在家里隔离,我感到很恐慌怎么办?”“我感冒了,担心是感染了,怕传染给家人。”“我是一线工作者,工作强度大,心理压力更大怎么办?”
“延迟开学,孩子的学习怎么办……”
“希望能帮助到您,有什么需要的,您随时微信联系我。”“体温36.6度,正常,您不要担心。”“疫情是可防可控的,只要你不到人群密集处,注意卫生、做好防护,就能有效防控病毒感染……”“区内水果、蔬菜、粮油等生活用品供应正常,大家不用担心……”
“说实话,待在家里待久了都要发霉了的感觉,多亏了你们的疏导,我现在心头好多了,真的谢谢你们。”
受疫情持续影响,无论是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工作人员,还是居家的普通民众,都难免产生心理困惑和不适,心理“防疫”也是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重要一环。怎么办?怎样做?雨城区高度重视,全面启动特殊时期心理健康服务,多部门、多渠道为多群体开展心理咨询、服务工作。
雨城区委政法委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牵头的作用,安排部署抗击疫情心理健康服务工作,收集多群体表现出的心理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安排部署,并制作《抗击新型冠状肺炎病毒心理自助手册》,针对普通大众容易出现类似的心理问题,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给予解答。区红十字会、团区委、区妇联、区检察院“未雨情”工作室第一时间对外公布免费心理咨询电话和咨询公众号,由专业心理咨询志愿者为心理受到疫情影响的求助者提供专业支持。
雨城区委宣传部统一部署疫情宣传,充分发挥融媒体、政务网站等新闻媒体的优势,积极利用微信公众号、手机客户端等移动传播媒介,有效利用大喇叭、广告牌和街面电子显示屏等各类宣传资源,通过开设专栏,悬挂横幅、粘贴标语、发放宣传单、发送手机短信、推送短视频、制作美篇、短视频等多种方法和形式,深入宣传中央和省市区委的决策部署,广泛宣传疫情防控科普知识,引导全区群众正确认识和应对疫情,增强防控信心,科学防控、群防群控,消除社会恐慌。
对所有留观、隔离、疑似人员在进行全程管理、全程服务、全程保障的基础上,及时关注他们的心理情绪,宣传疫情防控的相关知识,动员他们积极通过网络加强与外界的交流,通过阅读转移注意力,引导他们正常作息、合理宣泄,积极应对疫情、乐观面对生活。对于居家隔离人员,社区卫生院医务人员在居家隔离人员家中,一边进行体温检测,一边了解监测对象的心理状况,并进行心理安慰和疏导。社区干部、网格员通过电话或微信视频联系,及时了解隔离人员的需求和心理动态,第一时间为他们送去了生活用品和关心问候。
及时了解医护人员心理状态,及时给予心理疏导、心理支持和精神安慰;要求医护人员加强与家人、亲戚、朋友的沟通联系,及时释放和调节情绪,缓解心理压力,提高自我心理调适能力,同时,及时解决医护人员家中困难,消除一线医务工作者的后顾之忧,进一步坚定他们同舟共济、抗击疫情的决心,确保以良好的精神状态、乐观的心态和饱满的热情投入到疫情防控中。
雅安市公安局雨城区分局加强战时爱警励警和心理疏导工作,及时启动战时表彰奖励机制,简化程序、特事特办,表彰一批战时战地先进集体、个人。加大走访慰问力度,积极帮助参战民警、职工、辅警解决实际困难,解除其后顾之忧。
雨城区教育局组织教育系统5名具有“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以上资质的教师组成心理志愿服务团队,通过“一对一”电话心理咨询、微视频推送等形式开展师生心理健康防护工作,帮助广大师生维持积极健康、理性平和的心态,提升疾病防控、情绪管理、心理调适应对能力。区教育局、团区委以“抗击新冠肺炎,我们齐心助力”为主题,鼓励倡导学生寒假在家里开展写一封信、办一张小报、写一幅字、绘一幅画、录一段视频等“五个一”活动,广泛开展爱党、爱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感恩教育。
雨城区人民检察院“未雨情”工作室开设防疫小课堂,通过线上的方式教未成年人及家长戴好“心理防护口罩”,以减轻疫情对未成年正常的学习、生活的影响。
雨城区妇联对在市民的咨询中,对疫情发展的未知、停工对个人收入的影响等现实问题引发的焦虑、压抑、过度紧张等心理问题求助,得到了志愿者的有效帮助和心理疏导。同时还对因夫妻、婆媳等家庭矛盾引发的求助进行耐心调解。
通过这次抗击疫情的实战演练,雨城区社会心理服务基层基础得到加强,社会心理预测预警预防能力得到不断提升。疫情不退,“心理”战役不退;疫情退了,心理服务还将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