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网
法治文化研究会

百年辉煌 初心记忆丨70年初心不改 一颗红心永向党——老党员 冯廷珍

来源: 作者:黄雅凡 发布时间:2021-07-22 10:02:57

共产党员 冯廷珍

冯廷珍小女儿陶玉兰.jpg

冯廷珍,女,雨城区晏场镇晏场村村民,1931年4月出生,1951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作为晏场镇当时为数不多的党员,冯廷珍自加入中国共产党以来,一直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党员的初心与使命,用一生坚守“党性”,树立起了党员的先锋形象。

机会应该留给最适合的人

1931年,那时的中国还处于战火纷争中,不说别的,多少家庭连饭都不一定能吃得饱,冯廷珍便是在那时出生的。家里穷,上不起学,一辈子没认识几个字是她最大的遗憾。“旧社会我们是最受苦、最受累、最惨的。”冯廷珍说。

现场图片.jpg

1951年,年仅20岁的冯廷珍在两名南下干部的介绍下入了党,入党后,组织派给她的第一件事儿就是发展党员,“入党三天我就发展了三名党员”冯廷珍骄傲地说。虽然不识字,但冯廷珍凭着一股子冲劲儿成功完成任务。不管干什么,有多困难,她都不怕,只知道“闷头干”。文化不高,就一股脑儿背下来,各种政策她都熟记于心。“共产党领导我们好,新社会共产党来领导,有吃有穿的了我就高兴,所以不管白天黑夜,只要有工作我就干,还要极力的干。”说着,冯廷珍忍不住抹了把眼泪,一个劲儿说着“共产党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们家”。

冯廷珍的勤劳和努力被看在眼里,不久,组织上为她安排了学习班和一份更好的工作,“我的名字都报上去了,但每天要忙到宣传政策、组织开会,又写不来字,我怕把人民的工作搞不好,就悄悄把我自己名字划掉了。我家老头子都不知道我放弃了这么好的机会。”冯廷珍说,虽然机会难得但她觉得应该让更适合的人去。

是优秀党员 也是“失职”的母亲

作为一名党员,冯廷珍无愧称号,但作为一名母亲,她却没能给年幼的子女更多的关爱。“以前基本都是小哥带我,但我经常故意和我哥打架,其实就是希望我妈能回来看我,给我煮顿饭吃。晚上就算熬不住了也要等我妈,看到外面的有火把的光我就晓得是我妈回来了。”回想起小时候的事,冯廷珍的小女儿陶玉兰依然有些激动,她说,平时很难看到母亲待在家里,只能听到每天早上邻居叫她出工的声音。白天她在田间劳作,晚上去开会、组织学习,有时候趁着中午休息的空儿,还要给群众传达前一天晚上开会的内容,在家根本看不到人。

曾经埋怨过母亲,但长大后冯廷珍的子女却一直以党员母亲而自豪。“我妈一辈子受了太多苦,四十多岁就积劳成疾,但她从不抱怨,永远都把自己的党员身份放在第一位,真的是我最好的榜样。”陶玉兰说,从小冯廷珍就教育几兄妹“有大家才有小家”,而她也一直是这么做的。不管是左邻右舍发生纠纷还是哪里有困难,冯廷珍总是第一个站出来,所以大家都产生了一种“有困难找冯廷珍”的意识。虽然自己家也不富裕,但每当有邻居来借米时,她绝不会推辞,还总是会装的满尖,有一次年幼的陶玉兰舍不得装那么多,便偷偷把米削了尖,冯廷珍看到后呵斥了她一顿,“谁家没有个困难的时候,要不是没办法了谁会找别人借,去装满。”

现场图片3.jpg

红心向党,党性永存心中

冯廷珍今年90岁高龄了,但她始终关心党的事业,保持老党员的优良传统和朴素作风,将党员职责铭记于心。每当听说村里、镇上有党员大会时,就算腿脚不便,她也会让大女儿骑着三轮车载着她去。遇到灾难,也总是竭尽全力发挥自己的力量,抗震救灾“特殊党费”、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捐款......一沓收据,一个承诺,一生践行,便是冯廷珍对“党员”二字作出的最好诠释。

现场图片4.jpg

有冯廷珍带头,老伴陶松贵也于1958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还曾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在夫妻俩的影响下,几个子女也都积极入党。“我老了,不能工作了,但我的子孙后代,我都喊他们要勤快,要更加努力的工作,要把共产党一直跟到底。因为有共产党的领导,我们才有吃有穿的,才会有我们一大家人,共产党永远都是为了我们穷苦农民的。”冯廷珍说。

(图文:黄雅凡 、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责任编辑:杨雪娇

新闻总署国登2012-F00075847号· 知识产权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连续出版物刊号 川KXO1-093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 川B2-20191090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川网文【2019】5415-440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川字第00217号

出版物许可证 新出发字第510105010299号 · 川文旅审函【2019】886号 · 川新广审批准字【2017】335号 · 川法学文研批字【2015】012号 · 川法文批字【2019】009号 · 川新广批函字【2016】30号

国家商标局受理第23862702号 · 网络安全资格认证第23955号 · 省法治文化研究会融媒体中心负责技术、维护和管理

蜀ICP备12029925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87号

本网站(非新闻类)刊发信息不代表主办单位和本网之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网删改·法律顾问:省法治文化研究会专家委(何艳律师)

四川法艺文化传媒 四 川 法 制 网版权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scfz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移动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