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小小红船到巍巍巨轮,从50多名党员到9100多万名党员,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追寻红色足迹,感悟初心使命。5月中旬起,中共雅安市雨城区委组织部、中共雅安市雨城区委宣传部联合雨城区融媒体中心推出“百年辉煌 初心记忆-献礼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系列报道,追寻红色足迹,访当事人、忆当年事,遍访雨城区内不同时期入党的共产党员代表,生动展示中国共产党员的初心与使命,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凝聚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强大力量,向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献礼。
今天推出:共产党员高元洪:三尺讲台二十八载 教书育人不忘初心
共产党员 高元洪
高元洪,男,1973年9月出生,2001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3年毕业后,高元洪来到雅安市雨城区碧峰峡镇中心学校投身乡村教育,至今已28年。现在的高元洪是一名普通的党员教师,也是碧峰峡中心学校的党支部书记、校长。
他扎根雨城区基础教育28年,参与和见证了雨城乡村学校的变迁发展,把一届又一届的学生送出小山村。
一辈子干同一件事——教书育人,是高元洪的人生轨迹。
在雨城区碧峰峡镇中心学校的校园内,身着短袖的高元洪看起来非常干练。作为一名扎根乡村二十八年的教育工作者,高元洪自1993年学校毕业,到如今成为“孩子王”,从一名普通的教师到学校带头人,临近知命之年的他,始终坚持从小事着手。二十八年来,高元洪始终坚守在家乡这块热土上,凭着对农村孩子与生俱来的热爱和执着于乡村教育的韧劲,甘做乡村教育“守望者”。
教育对于高元洪而言,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份热爱,是一名优秀党员的使命与担当。
三尺讲台 育德树人
“1993年参加工作时,当时条件比较艰苦,很多时候学校的事情几乎就是自己的事,修理桌凳、修缮校舍、周末大扫除…当时我记得很清楚,学校里面很多老党员同志,都五十多要六十了,不怕脏不怕累,还是带领学生将学校打扫的干干净净。”高元洪说,“还有就是对一些贫困学生的照顾,孩子们来学校上课时鞋弄湿了、衣服弄湿了,他们都会把自己的鞋给孩子们穿,还要帮他们烘干衣服,我看到非常感动,我也想向他们学习,就主动提出想要加入中国共产党。”
由于当时乡村师资力量薄弱,高元洪和许多乡村教师一样担任复式班教学任务,负责在同一间教室内,教两个年级。“两个年级多门课要上,一站就是一天。” 高元洪告诉记者。当时没有最基本的教学设备,所有课程备课等书面工作都靠手写,且备课时要安排好两个年级的动静搭配,一个年级在讲课时,另一个年级就要做作业或者温习功课。手写备课和批改作业至深夜,是常态。
“你别看我现在担着校长的职务,但我一直认为我和普通的教师没有任何区别,要求教师做到的我都首先做到,不管是教学业务还是日常工作,我肯定都冲在前头,起好带头作用。”
抗震救灾、抗洪抢险、疫情防控
2008年,汶川地震,雨城区也震感强烈。“当时我在三楼,突然听到巨大的声响,开始还以为勘探队在搞地质测试,突然间整个教学楼的窗户都噼里啪啦的响了起来,那时我意识到地震了,于是我马上冲出教室大喊全体老师和同学们紧急避险,到了操场上我看见整个教学楼都摇晃起来,当时我和一个副校长(已退休)马上又冲回教学楼上指挥学生有序撤离到操场上, 完了我们马上就组织老师开始清点人数,看看教学楼里还有没有没来得及撤离的学生、有没有学生受伤。同时也向主管部门报告学校房屋受损情况。”高元洪说,直到将本校学生个个都安顿好之后,天色渐晚,高元洪才想起来在外读书的女儿。“当时女儿还责怪我说,爸爸,你怎么才想起我?”
2020年初,突如其来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原有的宁静。“我们当时制作了很多的短视频,以小手拉大手的形式,来给娃娃们普及防疫知识。”按照疫情防控的要求,学校必须有专人24小时值班,在疫情最吃劲的那段日子里,高元洪在学校一住就是两个月。
像这样的事情还多,2020年8月17日晚间至18日凌晨,雅安市普降暴雨,雨城区草坝镇洪水过境,淤泥遍地。“当时就响应号召,我带着学校老师和党员同志前往草坝镇抗洪抢险,连续奋战三天,这过程当中大家也是不怕脏不怕苦不怕累,用我自己的话说就是 “拿得起粉笔 挥动得锄头”
胳膊上的伤,高元洪从来不屑于张扬,这是他的“军功章”。“在草坝清除淤泥的时候,你晓得发大水,那些淤泥非常厚,用锄头锄、挖都非常慢,于是我们想到了用一个大板子,两个人使劲推。”就在推的过程中,板子猛一下撞到胳膊上,韧带受伤,至今未愈。
乡村基础教育的变化
从1993年的砖木老校舍,操场上泥巴地,有且仅有的几块石板,窗户四面通风,冬天用纸来糊窗子用以御寒。“经过这几十年国家的飞速发展,在我们碧峰峡中心校已经看不到以前那种老旧样貌,取而代之的是平整的水泥地、偌大的操场坝和漂亮干净的教学楼。像以前,最好最好的设备就是一台录音机,你看现在,我们每间教室都通了网,都有了多媒体教学设备。”高元洪说。
“以前每年学生娃娃都要交很多学费呢,像一些家庭稍微贫困点的就负担不起了,现在国家施行了‘两免一补’,建档立卡的还有生活补助,尤其是农村营养餐,每天保证了学生们的营养摄入,这些充分说明了现在我们国家的基础教育是抓的相当好的。”
作为乡村教育这一块儿的见证者,高元洪亲身经历了这样的变化。当记者问及“为什么留在乡村”时,他说:“我想让乡村孩子的未来有更多可能性。”
“做教育这项工作,我的理解是,要用心去教,一定要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去培养、去教。不光是在学习上,在他们人生的道路上要做好引导,争取让从我们学校走出去的学生娃娃们,以后成为各行各业闪闪发光的‘金子’。” 高元洪说。
看着学校越来越好,高元洪除了自豪,更多的是自信。“从小我生长在农村,深知农村孩子求学的不易和用知识改变命运的重要性,回顾我的从教历程,没有干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只有对教育的执着情怀和办好家乡小学的决心。” 高元洪说,教育需要坚守,人的培养要有“根”,这条“根”就是对自己家乡的热爱。
“为人师表,无尚光荣。” 高元洪告诉记者,这句话既是他从教生涯中的坚持,也是他的信仰。学校教育是一项伟大的事业,其本质在于通过教育者自身的奉献实现学生的健康成长,也正是深知这一点,工作中加班加点也成为了高元洪生活中的一部分。
“很多人都会羡慕教师这个职业,因为每年有寒暑假可以休息,可是在我的工作中,‘假期’二字是不存在的。” 高元洪笑着说。
也正是凭借着一腔热血,高元洪以对教育无比热爱的情怀和无私奉献的精神,诠释着作为一名党员的责任。
“学校是育人的地方,但更需要独特人文情怀和文化底蕴。”回顾自己28年的教育经历,高元洪表示,他深知自己肩膀上的担子有多重。作为一所学校的领航人,他就像一棵树,将传递知识与灵魂的种子深深扎在乡村教育这片热土上,让学生们沉浸在知识的荫凉中,用“责任”践行着一名党员的使命和担当。
(区委组织部 逸豪 罗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