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小小红船到巍巍巨轮,从50多名党员到9100多万名党员,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追寻红色足迹,感悟初心使命。中共雅安市雨城区委组织部、中共雅安市雨城区委宣传部联合雨城区融媒体中心推出“百年辉煌 初心记忆-献礼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系列报道,追寻红色足迹,访当事人、忆当年事,遍访雨城区内不同时期入党的共产党员代表,生动展示中国共产党员的初心与使命,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凝聚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强大力量,向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献礼。
今天推出:共产党员杨伦:扎根基层为人民 践行初心与使命。
共产党员 杨伦
杨伦,1989年11月出生,2011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工作后一直扎根基层,从村干部到乡镇工作人员,他一直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为民服务的初心与担当。
受到父亲、叔叔和哥哥三位军人的影响,杨伦从小立志参军报国,19岁时进入新疆喀什某武警部队服役,两年后加入中国共产党,服役五年后退伍返乡工作。2017年3月,年仅27岁的杨伦在村“两委”换届中,主动报名参与竞选村主任一职,得到村民的支持和组织的肯定。2019年8月,按照组织安排,杨伦又将村党支部书记和村主任“一肩挑”,直到2020年12月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周公山镇人民政府工作。
“有第一就要争,有比拼就有输赢”
杨伦的父亲、叔叔以及哥哥都是军人,从小深受家中氛围的熏陶,长大后穿上戎装成为他的梦想。2008年,杨伦参军入伍,进入新疆喀什某武警部队服役。在新兵连新训结束后他就拿到了嘉奖。自此后,每年的优秀士兵评选他几乎没落下过。“我在部队表现算是比较优秀,同时我自己也深深感受到组织对自己的栽培,便积极向党组织靠拢,2011年7月终于加入了党组织。”杨伦说,当时部队上有一句话叫“有第一就要争,有比拼就有输赢”,大家都只想做赢家不愿做输家,所以时时刻刻都迸发着一股积极向上的精气神。
服役五年后,杨伦退伍返乡工作。2017年,在雨城区周公山镇原关龙村干部与群众的推荐和支持下,他担任村主任一职。2019年8月,按照组织安排,杨伦又将村党支部书记和村主任“一肩挑”。
村干部直接面对的就是基层群众,需要处理的琐事更是纷繁复杂。这对当时年仅二十多岁的杨伦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
杨伦说:“当看到身边都是老党员时,我压力倍增,但我深知这既是荣誉也是责任。”作为一名年轻的村干部,要想获得村民和老党员的认可他只有脚踏实地干好工作。杨伦化压力为动力,迅速进入角色。5年的军旅生涯造就了他雷厉风行的办事风格。对于村上的每一项工作,他都亲力亲为,提前谋划,他立志成为一名为民办好事、办实事的干部。
打通两村之间“最后一公里”
“要想富,先修路”。杨伦告诉记者,他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在自己和村民的共同努力下,打通了原关龙村和原太源村之间约1.3公里的山路。“那条山路极不好走,村里又几乎都是老年人,所以大家出行非常不方便。”为了方便村民,杨伦向国家申请扶贫项目基金用来修建公路。但修路的同时,还涉及到村民的土地赔偿问题,为了得到村民的认同,他挨家挨户走访协调,让村民充分了解到修路带来的好处,最终村民们都签字同意修路。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仅用了短短三个月便打通了村与村之间的“最后一公里”。
在村上工作的那些年,杨伦汲取了丰富的工作经验。他不光得到了镇上领导的认可,还获得了群众的肯定。杨伦告诉记者:“领导与群众的认可对我是一种激励与鞭策。他们的肯定让我觉得这几年的村干部没白当!”
党员就是要冲锋在前
2020年12月,杨伦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周公山镇人民政府工作,目前主要负责地灾工作。周公山镇共有7个地灾点,关乎到218名村民的安危。“保障百姓的生命安全,是我们的首要职责。”杨伦说,除了平时对地灾点的日常巡查外,还会对监测员进行相关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避免其因工作疏忽导致百姓受伤。
部队培养了他“有第一就要争”的精神,不论是入伍参军,还是在镇村工作,杨伦始终用这种精神作为行动指南。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他组织村党员建立起全镇第一个村级防疫卡点,带领党员同志冲锋在前,守护全村安全。在抗洪抢险工作中,他带领党员奔走在地质灾害隐患点,积极开展应急处置工作。总之,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的身影。
对党说句心里话
基层党员是联系群众的纽带和桥梁,每一位党员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直接影响到基层党组织在广大群众心中的形象和地位。多年扎根基层工作,杨伦将“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的宗旨铭记于心,在他和其他老党员的影响下,村里的青年党员们成长迅速,在急难险重面前敢于斗争,敢于冲锋,敢于亮剑。
杨伦告诉记者:“入党十年以来,我成长了不少也学到了不少,组织给与了我太多的帮助。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继续发扬‘有第一就要争’的精神,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立足本职工作,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区委组织部 逸豪 罗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