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网
法治文化研究会

回望“十三五”(民政篇)丨雨城:固民生根基 创治理之法 绘幸福画卷

来源:雨城区民政局 雨城融媒 作者: 发布时间:2021-03-24 11:39:04

“十三五”以来,雨城区民政局坚持以民为本、夯实根基、革弊鼎新、攻坚克难,始终聚焦脱贫攻坚,聚焦特殊群体,聚焦群众关切,不断推进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等系列工作发展变革,全方位科学布局,全过程加足马力,努力促成民生保障更好、服务质量更优、治理能力更强的良好局面。

民生保障实现“网”式升级

织密民生保障“兜底网”

“十三五”时期,雨城区民政局不断完善社会救助体系,逐步提高社会救助信息化水平,稳步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基本实现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的社会救助目标。2020年全区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农村低保440元/人/月、城市低保600元/人/月,较2016年的农村低保270元/人/月、城市低保440元/人/月的标准,平均增长49.66%。截至2020年12月,全区共有城乡低保保障对象2754户、4030人,建档立卡享受低保人数达1443人。“十三五”期间累计保障城市低保92550人次,支出保障金3188.73万元;累计保障农村低保204897人次,支出保障金5202.54万元;累计支出临时救助金402.39万元。2020年新批城市特困供养对象5户、5人;退出3户、3人,新批农村特困供养对象19户、19人;退出33户、33人。截至2020年12月全区共有城市特困供养对象90户、90人,累计支出保障金81.5万元;共有农村特困供养对象 699户、699人,全年累计支出保障金568.323万元。

实现困境儿童保障“网格化”

加大困境儿童关爱力度,不断完善困境儿童分类保障政策,在全区各镇(街)落实儿童督导员13名、儿童主任122名,全覆盖实现点位式保护、网格化保障。持续开展“四川省儿童福利信息动态管理精准化提升年”专项行动、“福彩圆梦.孤儿助学工程”和孤儿医疗康复“明天计划”项目。严把儿童收养“三个关口”,全面落实孤儿基本生活保障政策,全面建立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生活补贴制度,“十三五”期间共办理收养登记12人、解除收养登记3人,合格率达100%。“十三五”期间,全区社会散居孤儿基本生活最低养育标准由748元提高到900元,机构养育孤儿基本生活最低养育标准由1246元提高到1400元,共保障孤儿52人、保障事实无人抚养儿童11名,累计发放保障资金162.95 万元。同时争取市级专项资金20万元,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为全区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开展关爱保护服务活动。

养老事业发展实现两大“优化”

养老服务体系优化

科学制定《雨城区“十三五”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积极拉动民间力量参与养老事业发展,有效解决发展动力不足问题,截至2020年12月,全区共有养老机构7所,其中公办公营3所、公建民营1所、民建民营3所。养老床位达948张,其中护理型床位250张,养老型床位698张,共有日间照料中心26个,农村幸福院35个,全区入住养老机构老人达359人。初步形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有机结合”四位一体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格局。

养老服务质量优化

实现硬件升级。“十三五”期间全力推进养老服务质量改造提升三年行动,分别对养老机构厨房、老人房间、过道、大门、卫生间、床位等进行提升改造,共改造床位240张,改造资金328万元。

实现软件提升。全面落实养老机构年度考核办法,积极助力各届中国(四川)老龄事业暨养老服务博览会,完成全区乡镇老协业务主管单位接收和80周岁以上老年人信息数据采集导入,并助力筹建雨城区老年大学,建立社区老年大学1个,按时足额发放高龄津贴,2020年全年累计发放高龄津贴143501人次,发放资金823.15万元。

实现居家养老服务全覆盖。“十三五”期间通过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投入资金2363.61万元,为全区60至79周岁失能半失能困难老人和80周岁以上困难老人按照人均每年300元的标准提供包括家政服务、生活照料、医疗保健、精神慰藉、紧急救援等内容的居家养老服务,累计服务老人90891人次,居家养老服务城乡覆盖率达100%。

社会治理工作实现两“新”创造

社区基层治理体制机制创新提升

在“十三五”期间,雨城区民政局全面完成第十届村(居)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指导建立健全“村(居)务监督委员会、村(居)务公开监督小组、民主理财小组、村民代表会议”等村民自治组织,开启雨城区阳光村(居)务公开“指尖时代”模式,开展全区村(居)务公开专项整治和村规民约(居民公约)修订完善工作,并在全市率先完成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特别法人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赋码,录入并核对各类信息1962条,颁发村(居)民委员会特别法人证书372套。全面完成全区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将全区原184个村和22个社区调整为93个村和29个社区,将原1188个村民小组调整为690个村民小组,调减比例分别是49.46%和41.92%。

行政区划促成区域发展新格局

全面完成市、县级边界线和乡镇界线的联检工作。牵头完成全区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各项工作,由原18个乡镇、4个街道,调整为8个镇、5个街道。雨城区现有93个村民委员会、690个村民小组;5个街道办事处,29个城市社区居委会、239个居民小组,完成全区镇(街道)26条行政区域界线的勘定工作。共撤销5个村建制,设立7个社区。指导全区33个新村聚居点完成3080个门牌制作并安装上墙。完成雨城区地名普查工作,共采集地名信息 11 个大类、53个子类,形成地名目录4927条,成果表4927份,进一步优化区域发展格局。

社会事务管理实现五大“提升”

婚姻登记服务满意度提升

“十三五”期间雨城区婚姻登记处全面配备身份证识别器、人脸识别系统,全面统一婚姻登记服务工作人员着装,强化微笑服务,打造“亮点工程”,塑好“窗口形象”,全面提高婚姻登记服务便捷性和满意度。共办理结婚登记15998对、离婚登记8583对、补办结婚登记7599对、补办离婚登记1539对、查阅婚姻登记档案近35000次、接待服务对象56000人次。并申请资金30万元以提升婚姻登记档案整理规范,持续保持婚姻登记合格率100%,建档率100%,做到零投诉的优秀成绩。

社会组织审批效率提升

“十三五”以来,按照“简政放权”的原则,有效简化社会组织登记备案程序,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清理规范社区出具的各类证明,为群众办事减少证明事项数量。并实行“条件符合,即来即办”的零时限审批服务,加快审核程序,缩短办理时限。搭建公益创投、展示交流两大“平台”有效提高社会组织项目开发和开展公益服务的能力。全面依法加强社会组织审批监管,截至2020年12月,全区社会组织共有179家,其中登记的社会团体74家(认定慈善组织1家),民办非企业105家,涉及科技、教育、养老、卫生、劳动、文化、体育、交通运输等多个类别,社会组织发展实现全面“开花”。

社会工作专业化水平提升

“十三五”时期,为全面加强社工队伍建设,积极创新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培育方式,线下通过集中培训的方式强化人才培育,为社区干部、社会组织工作人员等组织开展社工培训10次。线上建立社工知识分享微信群,利用知识分享群充分打通村(社区)之间的学习壁垒,通过知识分享、视频分享、经验分享,促成“纵向学知识,横向学经验”的良好学习氛围,有效进一步提升社工服务专业化水平,截至2020年12月全区共有70名专业社会工作人才。

殡葬领域改革效能提升

提升基础设施建设。申请省上专项债券资金5781.26万(目前匹配4500万元)和市级财政补助资金1000万用于殡仪馆迁建项目,建成后年火化量可达约6000具,可提供接运、火化、冷藏、守灵、食宿等一系列的丧葬服务。并同步推进建龙岗山公墓扩建工程,预计可修建2110座墓穴。

推进绿色殡葬改革。按时完成全年绿色惠民殡葬政策民生实事任务,2020年全年共发放专项补贴资金51万元。并加强和规范殡葬管理,完善基本殡葬公共服务制度,依法完成违法违规私建硬化大墓、活人墓专项整治和安(葬)放设施专项清理行动,严格落实殡葬服务机构禁止燃烧冥币、香烛,燃放烟花鞭炮等丧葬用品的规定,持续开展鲜花换纸钱、丝带寄哀思等绿色环保祭祀活动,引领和倡导文明祭扫新风尚。

慈善发展动力提升

“十三五”期间,雨城区慈善会结合帮扶需求,陆续开展爱心助学、医疗帮扶和设施提升等慈善公益项目,积极宣传、接收企业捐赠及资金发放和项目监管,完成“四川慈善情暖万家•新年关爱慰问活动”、“四川慈善•福彩帮困助学活动”及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鲁冠球三农扶志基金“四个一万工程”受助人员系列资金发放工作,共计发放资金200余万元,惠及1万余人次。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中,雨城区慈善会积极开展筹集善款,全年收到疫情防控社会捐款资金80.9586万元,并依法依规全部用于疫情防控工作。

(雨城区民政局 雨城融媒)


责任编辑:杨雪娇

新闻总署国登2012-F00075847号· 知识产权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连续出版物刊号 川KXO1-093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 川B2-20191090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川网文【2019】5415-440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川字第00217号

出版物许可证 新出发字第510105010299号 · 川文旅审函【2019】886号 · 川新广审批准字【2017】335号 · 川法学文研批字【2015】012号 · 川法文批字【2019】009号 · 川新广批函字【2016】30号

国家商标局受理第23862702号 · 网络安全资格认证第23955号 · 省法治文化研究会融媒体中心负责技术、维护和管理

蜀ICP备12029925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87号

本网站(非新闻类)刊发信息不代表主办单位和本网之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网删改·法律顾问:省法治文化研究会专家委(何艳律师)

四川法艺文化传媒 四 川 法 制 网版权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scfz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移动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