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网
法治文化研究会

荥经法院以“五个赋能” 推进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建设

来源:荥经县人民法院 作者:廖涛 发布时间:2020-01-14 08:46:13

  2019年以来,荥经法院围绕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在司法改革、创新作为、信息化建设、县域治理和队伍建设五个方面赋能,不断提高司法工作能力和水平,全年结案率97.19%,服判息诉率93.06%,案件结收比101.96%,分别较去年同期上升1.65%、2%、17.42%。

  在深化司法改革上赋能。推进繁简分流改革,组建民商事繁简案团队,建立繁简分流操作规则,让大量案件审理走上“快车道”。2019年,简案团队平均审理天数22.14天,简单案件审理天数较去年同期明显减少。实施执行团队繁简分流协同作战模式,成立3个执行组,形成相对扁平化的执行管理单元,提升执行效率,全年执行结案率94.21%,同比上升3.15%。推进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改革,成立诉调对接人民调解委员会,聘请专职人民调解员开展调解工作,2019年,诉调委与法院诉讼服务中心积极配合,参与协调各类民商事案件342件,调解撤诉结案245件,调撤率71.63%。推进内设机构改革,以审判工作为中心,设立综合办公室、立案庭、刑事审判等内设机构8个,进一步理顺职责,优化配置。

  在创新作为上赋能。坚持机制创新,建立执行案件正面激励机制,发出自动履行证明书98份,将自动履行执行义务的当事人纳入诚信履行“红名单数据库”,开展向发改、经商、金融等部门推送工作,为企业再发展创造生机,为诚信加分。坚持服务创新,发出全市首份印刷版离婚证明书,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减少当事人“为证明而证明”。针对重大风险防范,总结涉金融纠纷案件经验,向金融机构发放司法建议书2份,被百分之百采纳,营造稳定公平、可预期的营商环境。坚持模式创新,构建法律职业共同体,发出全市首份执行律师调查令,保障律师依法调查取证的权利,2019年共发出执行律师调查令6份。

  在信息化建设上赋能。建设“一平台”,推进执行指挥中心平台建设,投入资金30余万元,在建建设拼接屏显示系统、执行办案平台、执行指挥管理平台,通过精心设计,将平台与办公区域有机融合,全新打造执行信息综合功能区。改造“一中心”,全面升级改造诉讼服务中心信息化设备,开通微信交纳诉讼费、POS缴费机,自助查询终端等信息化设备,为当事人提供“一站式”服务。推进“一项目”,推动移动微法院项目建设,借助人脸身份识别、音视频传输等技术,让群众通过指尖就能完成掌上诉讼。2019年,共完成网上立案418件,同比上升186%,跨域立案2件,切实实现群众少跑路。构建“一矩阵”,构建“立体式”的失信人曝光矩阵,以微信公众号为重要载体,曝光失信被执行人5期100余人次,并利用县域公共媒体资源,将曝光平台的触角延伸到全县100余村社公开栏,自动履行率稳步提升。

  在县域治理上赋能。从诉源治理入手,积极争取党政支持,县“两办”联合印发由法院代拟的《关于深化诉源治理加快建设全省山区经济强县的实施意见》,在新添镇庙岗村打造全市首个“无讼村(社区)”创建示范,不断推广“无讼庙岗”工作实践,建立法官联络点工作制度,强化人民法庭就地预防化解矛盾纠纷能力。从执源治理入手,强化善意文明执行和“放水养鱼”理念,保障被执行人的生存权,协助企业恢复生产,提升偿债能力。从基层治理入手,开展“法治大篷车”走进生态旅游大镇、重点景区,联合乡镇村社干部群众,共同演绎“阳光下的法庭”、“邻里风波”法治情景剧,打造共建共治共享基层治理格局。从妇女儿童权益保护入手,与妇联、公安、社区建立妇女儿童权益联动机制,发出全市首份反家暴人身安全保护令,开展“模拟法庭进校园”、“庭审进校园”等三次规模化活动,近6000名学生参与。2019年12月,被省妇联评选为四川省维护妇女合法权益先进集体。

  在队伍建设上赋能。坚持人才培养,推进年轻干部的培养选拔,将工作表现突出的年轻干部及时充实到担当率带岗位上,在“80后”队伍中,已有5名进入中层及以上领导队伍。坚持文化强院,组建“青年·畅谈吧”,围绕个人经历交流分享,将“大熊猫国家公园(荥经南入口片区)建设的法治思考”“暑期与孩子教育”等纳入平台畅谈,激励干警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创办《博文荥法苑》内刊,收录全院干警撰写的工作、思想方面的感悟,以及书画、摄影作品,用看的见、摸得着的载体引导干警多读书、多学习,提升干警精神修养。坚持文化创新,挖掘荥经战国时期“巴蜀印章”文化元素内涵,提炼打造“阳光大厅”、“月光小屋”法治文化墙,把法治文化内涵渗透到干警的心里,让每一位走进法庭的群众都能受到法治文化的洗礼。坚持审务督察,常态化开展审务督察,实名通报9期20余人次。2019年,被省高院评为全省法院思想政治建设工作先进集体,被雅安市委授予“雅安市先进党组织”称号。(廖涛)


责任编辑:李月

新闻总署国登2012-F00075847号· 知识产权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连续出版物刊号 川KXO1-093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 川B2-20191090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川网文【2019】5415-440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川字第00217号

出版物许可证 新出发字第510105010299号 · 川文旅审函【2019】886号 · 川新广审批准字【2017】335号 · 川法学文研批字【2015】012号 · 川法文批字【2019】009号 · 川新广批函字【2016】30号

国家商标局受理第23862702号 · 网络安全资格认证第23955号 · 省法治文化研究会融媒体中心负责技术、维护和管理

蜀ICP备12029925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87号

本网站(非新闻类)刊发信息不代表主办单位和本网之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网删改·法律顾问:省法治文化研究会专家委(何艳律师)

四川法艺文化传媒 四 川 法 制 网版权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scfz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移动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