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网
法治文化研究会

雅安检察机关落实以“一号检察建议”监督落实为抓手 参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来源:雨城区检察院 作者:郭城 钟锦鸣 发布时间:2020-11-18 10:00:48

一号检察建议

自2018年10月,最高检向教育部发出“一号检察建议”以来,雨城区检察院以贯彻落实“一号检察建议”为抓手,通过线上信息收集和实地督查实现全扫描、精准打击和常态预防开展打防并举、机制创新和服务体系建设相结合、亲情关爱和依法保护双向并行等举措,把监督落实情况作为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建设的重要切入点,运用监督手段融合社会力量参与,健全平安校园建设的法治保障机制。

将平台线索与实地走访相结合

消除校园安全的死角

在落实“一号检察建议”的过程中,针对雨城区山区教学点多、住宿学校多、留守儿童多的特点,该院通过建立的未成年人指挥中心平台对涉及校园安全隐患的线索进行全面收集,同时与区教育局成立了联合巡查组,对全区95所中小学和幼儿园进行了走访督查,预防关口前移,预防视角全扫描。对发现的学校负责人认识不到位,宣传“一号检察建议不到位,安全制度不到位等问题。

da7894ab197a98d9f809af11fd01854.png 

雨城四小汉碑校区家长课堂

     34adecec6a56bad5661187f70a2bc6b.png

 

雨城区三幼教职工法治培训

该院会同区教育局以会代训的方式对全区中小学、幼儿园负责人集中培训,重点从保障学生权益、促进学生发展、引领教师进步、营造安全环境、建设法治学校等方面进行了指导,并要求各校对标自查整改,坚决消除“一号检察建议”落实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死角和盲区。

建立提前介入制度

提高打击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精准度

为了全面保障性侵害案件未成年被害人合法权益,本院于2020年4月14日与区公安分局会签了《性侵害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提前介入工作实施办法》。该制度旨在对性侵未成年人案件实行介入全覆盖,第一时间介入性侵未成年案件,对案件证据收集、事实认定及法律适用等问题提出检察意见,为案件的审查逮捕、审查起诉做好准备。

e265ee885b1ca8d1dccb4067a5ef203.png 

该制度也是本院构建“未成年人110指挥中心”内容之一,制度运行以来已经提前介入性侵未成年人案件2起,为依法从严从快办理性侵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提供了有力的制度支持,也为进一步推动“一站式”询问救助办案区建设奠定了流程基础。

牵头会签平安校园建设机制

不断完善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工作格局

为了建立健全及时发现、依法办理、妥善救助、有效预防侵害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长效机制,会同公安、教育、民政、团委联合制定的《关于做好预防未成年人遭受侵害工作进一步推进“平安校园”建设的意见》,该制度打破行政部门与司法机关,行政部门与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拓展信息来源。该院办理的两起抢劫案中,发现孔坪中学在思想道德、法治教育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学校安保不严、管理松散及学校日常管理机制存在薄弱环节,向教育部门发出了检察建议,通过综合治理,净化社会环境,铲除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不良因素,努力创造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

71af852245085d9980da62f51cb1715.png

一站式办案区

  d94c094e22c3c9815dd90f8b82fdf0f.png

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

促进保护新升级

该院充分融合“未成年人110指挥中心”成员单位的力量,调动各方参与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保护工作,将每个案件中发现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关爱的点位及时通报相关部门,让关爱及时、关爱适度、关爱到家。“未雨情”工作室在办理一起抢劫的审查逮捕案件中,发现犯罪嫌疑人小新(化名)和被害人均系留守儿童。

6a83601e6f3dedeb4bb5985ed0f6fc9.png 

尽管是疫情期间,该院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和帮教不断档,在案件办理中既注重对被害人的司法保护和心理帮扶,尽力降低案件对未成年被害人的不良影响;同时把精准帮教罪错未成年人贯穿办案始终,在全面分析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动机、事实、情节等情况后,针对其有回归社会的愿望,联合当地基层干部对对涉罪的小新监护人开展强制亲职教育,积极引入青少年司法社工、心理咨询师等社会专业力量,实现关爱和帮教同时进行,体现司法的力度和温度。(郭城 钟锦鸣 


责任编辑:向芷漫

新闻总署国登2012-F00075847号· 知识产权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连续出版物刊号 川KXO1-093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 川B2-20191090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川网文【2019】5415-440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川字第00217号

出版物许可证 新出发字第510105010299号 · 川文旅审函【2019】886号 · 川新广审批准字【2017】335号 · 川法学文研批字【2015】012号 · 川法文批字【2019】009号 · 川新广批函字【2016】30号

国家商标局受理第23862702号 · 网络安全资格认证第23955号 · 省法治文化研究会融媒体中心负责技术、维护和管理

蜀ICP备12029925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87号

本网站(非新闻类)刊发信息不代表主办单位和本网之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网删改·法律顾问:省法治文化研究会专家委(何艳律师)

四川法艺文化传媒 四 川 法 制 网版权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scfz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移动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