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网
法治文化研究会

雨城袁家村:做好“三强” 激发脱贫内生动力

来源:袁家村驻村工作队 作者:江文 发布时间:2020-10-13 12:19:50

袁家村(原称,现与观化村、麻柳村并称观化村)位于雅安西部,距离城区约20公里,全村幅员面积5.2平方公里,下辖4个村民小组,全村现有耕地面积约260亩,退耕还林约1200亩,林地约11000亩。今年以来,该村结合本地实际,多举措做好“三强”,进一步激发群众脱贫内生动力,推动产业发展,努力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产业基地.jpg

强技能  促就业

近日,秋雨淅淅沥沥,袁家村党群服务中心前的空地上,搭着两顶帐篷、桌子和厨具等,大约20余名群民忙前忙后,洗菜、切菜、准备调料等。原来,这是袁家村联系区就业局邀请了专业老师前来对村民们进行中式面点师(中级)培训。村民黄昌琼是此次参加培训的学员之一,目前在家务农,对于此次厨师技能培训,她说:“非常好,能真的学到点技能,之后无论在家做饭还是出去找相关工作都挺好的。”

中式面点师培训2.jpg

据了解,此次培训共有38人参加,考核合格后将颁发相应证书。

据雨城区生态环境局驻袁家村工作队队员闫婷婷介绍,目前村民外出务工的意愿比较大,镇、村干部便主动联系区级相关单位,组织开展了此次中式面点培训,此前还举办过竹编培训等。

强基础  保民生

袁家村作为贫困村,在脱贫发展之路上,基础设施改善的成效非常大,也不断得到村里百姓点赞。

原来的袁家村面临的很大的问题便是安全用水问题,袁家村驻村第一书记陈小亮告诉我们,村民们原来用水吃水都是自己用小水管从山上引水下来,水压不足,无法将水送上二楼,“还有个很大的问题,就是都是自己引水,引下来就不管一直流,这就导致水本来就不够吃还在不断浪费。”

驻村第一书记陈小亮走访查看安全用水情况.jpg

于是,为建立饮水安全保障体系,解决全村饮水安全问题,袁家村积极争取了区级扶贫项目资金9.4万余元,整合“一事一议”安全饮水项目资金16万元和帮扶部门区生态环境局帮扶资金4万元,铺设引水管道,安装电表等,对饮用水项目进行升级改造,保证每户贫困户饮水达标,切实解决了全村用水问题。

“以前水不仅不够吃,水压也不够,二楼就用不了水,不好安热水器,用水很麻烦。现在村上给弄了水管这些,水压够了,也不担心水不够用了,特别好。”袁家村1组村民刘素琴说到。村民赵良荣老俩口也表示,他们年龄大了行动不便,现在直接引水到家,就能减少很多麻烦。

饮用水升级改造资料.jpg

除了用水问题,在区委区政府、帮扶单位等的帮助下,袁家村村两委从多方面切实保障和提高村民生产生活质量,如通过五改一建、危房改造、农房提升等保障住房安全38户,支持享受教育补助170人次等。

强产业  助发展

基础设施得到改善之后,袁家村正在积极探索长久发展之道。

袁家村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贫困户)”发展模式,构建产业扶贫长效脱贫机制,成立了“袁宏种植专业合作社”,积极发展奇异莓种植。为保障销路和收益,采取由合作社统一管理销售的模式,同时与雅安市“益诺仕”公司合作,引进现代农科技术,建立合理高效的生产管理模式。

今年以来,为了更好地发展奇异莓产业,袁家村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干部,积极向帮扶单位争取资金,投工投劳,完成了奇异莓基地的立桩、拉网、苗子牵引上架、除草、施肥等工作,目前奇异莓产业在有序推进,今年开始少量挂果,明年或可挂果销售。由于奇异莓产业效益周期长,为了巩固和提升脱贫成效,袁家村科学规划,制订开展短、平、快的家禽养殖项目。由帮扶单位帮忙购置鸡苗约1.4万元,截止发稿前,已为39户贫困户每户发放30只鸡苗。涂国芬和老伴儿由村上发放鸡苗从2018年开始养鸡,前不久才卖了15只约收入2000余元,目前剩余40余只,“这个政策好哦,我们都年纪大了,养点鸡有些收入很不错了。”

同时,从2019年开始,该村在奇异莓基地进行了套种辣椒、茄子等蔬菜约6亩,目前已增加集体经济近3万元。

陈小亮介绍道:“我们打算年底在奇异莓下套种球盖菇,如果生长合适会在明年初收成销售,接下来就可以种植辣椒,辣椒收成后再接着种植球盖菇,以此接替,达到土地资源的更好利用,也能持续推动村上产业的长足发展。”

奇异莓产业.jpg


责任编辑:向芷漫

新闻总署国登2012-F00075847号· 知识产权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连续出版物刊号 川KXO1-093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 川B2-20191090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川网文【2019】5415-440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川字第00217号

出版物许可证 新出发字第510105010299号 · 川文旅审函【2019】886号 · 川新广审批准字【2017】335号 · 川法学文研批字【2015】012号 · 川法文批字【2019】009号 · 川新广批函字【2016】30号

国家商标局受理第23862702号 · 网络安全资格认证第23955号 · 省法治文化研究会融媒体中心负责技术、维护和管理

蜀ICP备12029925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87号

本网站(非新闻类)刊发信息不代表主办单位和本网之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网删改·法律顾问:省法治文化研究会专家委(何艳律师)

四川法艺文化传媒 四 川 法 制 网版权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scfz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移动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