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雅安市新型城镇化的加快发展,曾经的主城区变为现在的老城区,大量老旧小区出现治理手段滞后、基础设施破损、私搭乱建等诸多问题,雅安市雨城区主动适应城市基层治理新要求,坚持硬件改造+软件提升“双引擎”驱动,全面推进党建引领老旧小区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自我提升,实现了“旧貌”到“新颜”的华丽转身。
“三新”驱动硬件改造,老旧小区焕新亮相
坚持新思路、新机制、新办法“三新”驱动,早谋划、聚合力、攻难题,推动老旧小区综合整治。
新思路统筹抓谋划
广泛征求意见。深入277个老旧小区大院开展调研,召开业主代表座谈会40余次,发放《老旧小区环境综合整治居民需求调查表》1100余份,收集水电气线路老化、公共服务设施缺乏等5类21项600余条问题和建议。
精心组织设计。按照为民惠民、精准适用原则,制定《雨城区中心城区老旧小区及棚户区三年改造规划》,确定近期改造老旧小区46个,其中硬件设施完善类18个,人居环境提升类28个。将阳光苑小区、挺进路84号等4个小区作为2020年改造示范小区,以点带面示范引领推动全区老旧小区改造。
新机制聚力抓推进
责任分工“清单化”。成立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专项领导小组,明确住建、发改、民政、财政等部门职责,建立“社区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凝聚各方合力,有序推进老旧小区改造。2019年社区、街道、区级部门三级协调解决增补照明设施1200余处,水电气线路改造70余处,建设小区停车位200余个。
资金保障“多元化”。建立政府与居民、社会力量共担改造资金的机制。积极争取专项资金,现已到位上级补助资金325.59万元,申请专项债券资金900万元。鼓励群众出资,东安明珠小区组织全体业主集资320余万元,完成小区电梯更换。
新办法攻坚抓提升
“适老化”改造,老小区更具“人情味”。充分考虑儿童、老年人、残障人等特殊群体的使用需求,在110余个小区出入口进行无障碍化改造,在近70栋住宅楼梯设置轮椅辅助装置,预留电梯加装空间,营造高质量、无障碍宜居生活环境。
“智慧小区”建设,老房子彰显“新活力”。植入“智慧小区”的理念,开展污水零直排、绿化景观提升、安防设施健全、环境风貌提升“四大攻坚”行动。建立社区智能安防系统,在新安巷大院等开展智慧小区试点建设,基本实现城乡“天网”全覆盖、“雪亮”管重点。
“三进”助力软件提升,小区治理提质增效
深化党建引领小区治理“三进”模式,提升治理和服务能力,形成组织动员能力强、基层治理合力强、精准服务本领强的基层治理新常态。
组织覆盖进小区
串联治理全链条。建立老旧小区党支部173个,吸纳党员近6000人。指导无物业管理小区成立自管委446个,同步建立53个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党组织,建立社区党组织领导,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等多方参与的小区综合治理机制。
树立党员先锋持续开展机关党员“双报到”活动。600余名机关党员下沉到98个老旧小区;引导辖区老党员和无职党员亮身份、亮服务,50余名党员担任老旧小区楼栋长。
结对共建进小区
深化“联包帮”活动。为148小区党支部落实1个结对党组织,明确1名联系领导、1名兼职支部委员、1名党建指导员,各级帮扶单位、街道社区派出志愿者服务5万余次,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治理1060次,清扫面积达188万平方米。
健全“双向对接”机制。制定党员、居民代表“事前提议+事中听证+事后监督”的“大院议事会”制度,开通居民意见征集通道,设立意见征集箱110余个,创建社区微信平台15个,定期梳理“需求清单”,结对党组织主动认领,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
精准服务进小区
深化社会服务。推进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三社联动”,培育青青村社、青年志愿者协会、雨城希望公益服务中心等社会组织3家,承办日间照料、护苗行动等社会项目10余个。
壮大志愿服务。塑造“580”志愿服务品牌,围绕志愿服务“全天候”精细服务群众8600余人、解决困难、问题40余个。常态开展法治宣传进小区,邀请“三官一律”参与小区治理,小区矛盾纠纷发生率、调处率相比往年分别下降3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