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是以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特别倡导和强调的一种工作方法,并且为我们作出了榜样。今年三月,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及时认真贯彻落实,领导干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在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中,又一轮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正在兴起与形成,令人欣慰。如何推动调查研究走心、走深、走实,作为领导干部,一定要自觉做到“四个防止”。
要防止蜻蜓点水式调研。调研工作要真正发挥摸准情况、弄清原因、看透问题的功能,就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不能坐车观花甚至跑车观花,不能只是看一看对外窗口、慰问一下基层人员、召开一个座谈会了事,要真正扑下身子、深入基层、走进人心,从中得到第一手资料。不能小车飞奔,车轮滚滚,一天跑五六个甚至七八个地方,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这种“风尘仆仆”的调研,看似很辛苦,但实不可取。要在调研中当学生,在调研中交朋友,在调研中搞宣传。“涉深水者得蛟龙”,领导干部唯有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才能了解实情,取到真经,形成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要防止导演导播式调研。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领导干部调研,切忌事先安排好、事中导演好、现场导播好的做法。领导下基层调研,部属为了向上级领导展示自己的工作业绩,事先制定方案,提前导演排练调研线路和点位进行“彩排”,让调研变成了“秀场”,这种“被安排”的调查,很难听到真话实话,很难了解到真情实情。要解决导演导播式的调研问题,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纠官僚主义、形式主义,身体力行转变作风,更多采取“不发通知、不打招呼,直奔现场”的方式,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在老百姓扎堆的地方调研,在生产的一线中调研,在居民院坝或是“围炉”中调研,掌握新情况,研究新问题,思考新思路,确定新举措,确保调研成果真正惠及于民,使调研真正成为一件解决问题的“利器”。
要防止调阅资料式调研。领导干部调研,动辄就找下面提供各种资料,搞得下面没日没夜加班,苦不堪言。而且收集的资料不认真研究消化,交给秘书加工合成了事,于是,老百姓戏言是“领导秘书成为领导水平”。领导干部切忌满足于看资料、听汇报,“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要带着目的、带着问题、带着感情“一插到底”,与群众同踩一片泥土,不能用“上网查”代替“现场看”,“收资料”代替“跑一线”,秘书当“裁缝”,领导当“甩柜”。“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领导干部调研要深到群众中去听、沉到群众中去看、融到群众中去问,俯下身子、放下架子,多维度调查了解情况,才能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找出解决根本性问题的方式和方法。
要防止前呼后拥式调研。领导干部调研要轻车简从,秘书、陪同、安保等必须的随从人员也要越少越好;切忌到了地方,又是一个庞大的接待团队前呼后拥,随同的文字记者、摄影记者、电视台记者,拿着“长枪短炮”,这种阵仗,把老百姓吓都吓怕了,哪个还敢说真话?这样的调研很难听到老百姓的真话、实话、心里话,还浪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加重了基层负担,也掩盖了真实的矛盾和问题。群众的很多想法,往往不会在一些很正式的场合当着大家的面讲出来,所以,调研要与群众“零距离”交流,真心倾听群众呼声,他们才会敞开心扉、畅所欲言,从而获得真实的情况、有益的启示、实用的点子、科学的办法。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调查研究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要求,也是我们做好实际工作的源头活水和重要基础,是破解难题的基本途径。领导干部不仅要重视调研,还要带头调研、学会调研、深入调研,使调研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高兴明)
(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原副主任、一级巡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