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网
法治文化研究会

筑牢廉洁根基 护航乡村振兴

来源:广安经开区社事局 作者:袁财富 发布时间:2025-04-23 08:12:58

农村基层干部是党和政府联系农民群众的桥梁纽带,是乡村振兴战略的直接推动者。他们的作风与作为,直接影响着农村发展成效和群众获得感。近年来,《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若干规定》的深入实施,为基层干部划定了行为红线,也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的纪律保障。廉洁履职不仅是纪律要求,更是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必须常抓不懈、久久为功。  

廉洁履职是基层治理的“压舱石”。 农村虽小,但涉及的利益关系复杂;村官虽微,但手中的权力直接关系民生。从扶贫资金发放到宅基地审批,从低保评定到惠农补贴,基层干部的用权行为时刻接受群众监督。一旦出现优亲厚友、吃拿卡要等问题,损害的不仅是群众利益,更是党和政府的公信力。近年来,一些地方曝光的“微腐败”案例警示我们,基层廉洁问题绝非小事,而是关乎民心向背的大事。只有筑牢廉洁防线,才能确保政策红利真正惠及农民,乡村振兴的步伐才能迈得更稳。  

制度约束与监督并重,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要让廉洁履职成为常态,既需要干部自律,更需制度他律。一方面,要完善村级权力运行机制,推行“小微权力清单”,让每一项决策、每一笔资金都在阳光下运行。例如,浙江等地探索的“村务云公开”平台,让村民通过手机就能查看村务财务,有效压缩了暗箱操作空间。另一方面,要强化监督合力,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乡镇纪委和群众监督的作用,让违规行为无处遁形。只有织密监督网络,才能让基层干部习惯在约束下工作、在监督下履职。  

廉洁文化浸润,夯实思想根基。制度的刚性约束固然重要,但廉洁文化的软性熏陶同样不可或缺。要结合农村实际,通过典型案例警示教育、廉洁家风建设等方式,让“崇廉尚洁”成为乡村新风尚。例如,一些地区开展“廉洁村居”创建活动,通过村规民约倡导清廉风气,让干部和群众共同参与廉洁文化建设。只有当廉洁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基层干部才能真正做到心有所畏、行有所止。  

乡村振兴,廉洁先行。农村基层干部身处一线,其作风直接关系农村发展大局。唯有以《规定》为准绳,以制度为保障,以文化为滋养,才能锻造一支清正廉洁、实干担当的基层干部队伍,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力。让我们以廉洁履职的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农村发展的清廉篇章!


责任编辑:崔婷

新闻总署国登2012-F00075847号· 知识产权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连续出版物刊号 川KXO1-093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 川B2-20191090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川网文【2019】5415-440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川字第00217号

出版物许可证 新出发字第510105010299号 · 川文旅审函【2019】886号 · 川新广审批准字【2017】335号 · 川法学文研批字【2015】012号 · 川法文批字【2019】009号 · 川新广批函字【2016】30号

国家商标局受理第23862702号 · 网络安全资格认证第23955号 · 省法治文化研究会融媒体中心负责技术、维护和管理

蜀ICP备12029925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87号

本网站(非新闻类)刊发信息不代表主办单位和本网之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网删改·法律顾问:省法治文化研究会专家委(何艳律师)

四川法艺文化传媒 四 川 法 制 网版权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scfz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