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网
法治文化研究会

以真学真做真服务推动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

来源:广安经开区投促企服中心 作者:王丹 发布时间:2025-04-14 21:24:49

在全面从严治党的大背景下,党建工作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它是党员干部的“必修课”,也是凝聚党心民心、推动事业发展的关键所在。做好党建工作,有三个关键要素,党员干部们务必真抓实干,切忌搞“假把式”。

理论学习是党建的基石,拒绝“走马观花”式的假学习。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成熟的基础,政治上的坚定源于理论上的清醒。然而,部分党员干部对待理论学习敷衍了事,把读原著、学原文当作走过场,笔记抄得满满当当,内容却一知半解;参加集中学习时心不在焉,学完就忘,没有真正将理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这样的“假学习”,不仅浪费时间精力,更难以在面对复杂问题时,运用科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党员干部应端正学习态度,沉下心来,逐字逐句研读经典著作,深刻领会精神实质,通过持续深入的学习,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真正让理论成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的有力武器。

组织生活是党建的熔炉,杜绝“形式主义”的假过场。党的组织生活是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和载体,是党组织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监督的重要形式。从“三会一课”到主题党日活动,从民主生活会到组织生活会,每一项组织生活都有着明确的目的和意义。但在实际执行中,一些党组织的组织生活变了味,“三会一课”成了简单的工作布置会,民主生活会相互批评“隔靴搔痒”,主题党日活动只拍照不落实。这种形式主义的组织生活,无法达到红脸出汗、排毒治病的效果,更无法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党员干部要严肃认真对待组织生活,把自己摆进去,坦诚交流思想,深刻剖析问题,虚心接受批评,让组织生活成为加强党性锻炼、提升政治素养的重要平台。

为民服务是党建的落脚点,摒弃“表面功夫”的假作为。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建工作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有的党员干部在服务群众时,只做面子工程,热衷于打造“亮点”,对群众反映的实际问题却推诿扯皮、久拖不解;有的下基层调研走马观花,不深入了解群众需求,提出的对策建议不切实际。这些假作为,损害了党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党员干部要始终牢记初心使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主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践行党的根本宗旨,让人民群众真正感受到党建工作带来的温暖与实惠。

党建工作无小事,每一个环节都关乎党的事业兴衰成败。党员干部要牢记党建三要素,以务实的作风、扎实的行动,坚决杜绝“假把式”,不断推动党建工作走深走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保障。在新时代的征程中,以真学、真做、真服务,彰显党员干部的担当与作为,书写党建工作的新篇章。


责任编辑:崔婷

新闻总署国登2012-F00075847号· 知识产权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连续出版物刊号 川KXO1-093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 川B2-20191090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川网文【2019】5415-440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川字第00217号

出版物许可证 新出发字第510105010299号 · 川文旅审函【2019】886号 · 川新广审批准字【2017】335号 · 川法学文研批字【2015】012号 · 川法文批字【2019】009号 · 川新广批函字【2016】30号

国家商标局受理第23862702号 · 网络安全资格认证第23955号 · 省法治文化研究会融媒体中心负责技术、维护和管理

蜀ICP备12029925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87号

本网站(非新闻类)刊发信息不代表主办单位和本网之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网删改·法律顾问:省法治文化研究会专家委(何艳律师)

四川法艺文化传媒 四 川 法 制 网版权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scfz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