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网
法治文化研究会

勇立时代潮头、勇攀创新高峰

来源:广安经开区枣山街道 作者:何军强 发布时间:2025-02-17 08:53:16

创新,如同推动民族进步与国家繁荣的引擎,源源不断地为我们提供前进的动力。在新时代的浩瀚浪潮中,唯有那些敢于创新、勇于探索的人才,方能屹立潮头,成为引领时代发展的中坚力量。青年人才,作为国家的未来与希望,更应秉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精神,积极培养发散性、逆向性、前瞻性、超常性及开放性的思维模式,在新理念与新思维的交融碰撞中,孕育出新思路与新目标。

坚持勤学不辍,奠定创新基石。争做时代先锋,首要在于不断学习,敢于创新。青年人才应常怀“归零”与“空杯”心态,对新政策、新规定及新方法保持高度敏感,迅速系统学习、深入钻研,以掌握其精髓并融会贯通。学习是创新的源泉,只有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才能为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同时,各级单位也应紧密结合实际,创新人才培养与管理机制,构建科学有效的人才选拔体系,为青年人才提供广阔的成长舞台,推动人才工作走向制度化、机制化与长效化。青年人才要善于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在线、大数据分析工具等,提升学习效率和质量。通过跨学科、跨领域的知识融合,拓宽视野,增强综合能力。此外,还应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吸收全球先进经验,提升自身的国际竞争力。

积极探索突破,勇闯创新之路。“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要推动发展建设大步向前,离不开改革创新的精神。创新能力并非天生,它需要通过自我加压提升能力,通过理论培训夯实基础,通过专题研讨凝聚合力,更需通过实践锻炼取得实效。青年人才应保持积极态度,勇于创新,面对新情况、新问题,要敢于打破固有观念,冲破束缚,吐故纳新,博采众长。在实践中大胆探索,勇于改革,以创新精神推动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实现新的突破。青年人才要敢于挑战传统,勇于尝试新方法、新技术。在科研、工程、管理等领域,积极探索前沿技术,如人工智能、区块链、量子计算等,推动技术革新和产业升级。同时,要注重团队合作,发挥集体智慧,形成创新合力,共同攻克难题。

强化思维逻辑,展翅创新翱翔。“惟保守也,故永旧;惟进取也,故日新”。在新常态的发展阶段,青年人才作为创新干事的“生力军”,必须跳出固有圈子,敢于提出新思维、新举措。要以科学高效的方式创造品牌,在工作理念、工作机制、工作载体及工作方法上寻求新突破,进一步激发制度改革的活力。各级单位应着力增强人才的创新意识,推动工作创新发展。要坚持统筹推进人才教育培训,创新人才发展体制机制,为青年人才提供更多的成长机会和发展空间。同时,要充分调动各方面人才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为新时代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让创新成为推动国家繁荣富强的强劲引擎。

青年人才要注重培养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善于从多角度、多层次分析问题,提出创新性解决方案。在工作中,要善于总结经验,不断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同时,要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将创新思维应用于解决社会问题,推动社会进步。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青年人才作为新时代的中坚力量,肩负着推动国家创新发展的重要使命。让我们以坚定的信念、昂扬的斗志、务实的作风,勇敢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通过不断学习、积极探索、强化思维,青年人才必将在创新的道路上展翅翱翔,成为推动国家繁荣富强的强劲引擎。

责任编辑:崔婷

新闻总署国登2012-F00075847号· 知识产权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连续出版物刊号 川KXO1-093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 川B2-20191090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川网文【2019】5415-440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川字第00217号

出版物许可证 新出发字第510105010299号 · 川文旅审函【2019】886号 · 川新广审批准字【2017】335号 · 川法学文研批字【2015】012号 · 川法文批字【2019】009号 · 川新广批函字【2016】30号

国家商标局受理第23862702号 · 网络安全资格认证第23955号 · 省法治文化研究会融媒体中心负责技术、维护和管理

蜀ICP备12029925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87号

本网站(非新闻类)刊发信息不代表主办单位和本网之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网删改·法律顾问:省法治文化研究会专家委(何艳律师)

四川法艺文化传媒 四 川 法 制 网版权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scfz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移动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