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的征程上,党员干部必须时刻以人民为中心,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意愿,尊重人民创造,凝聚起更大的力量,推动全面推进改革。
全面深化改革要以人民为基础。“为民而变,则变得有意义;只有在群众的基础上进行变革,我们的变革才会有力量。”人民群众创造物质财富的生产劳动,不仅是人类社会的存在基础,而且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任何社会的发展,都是以生产力的发展为基础的,而人民群众是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是物质资料生产的直接承担者。生产力的发展,离不开人民群众。人民群众在生产劳动中不断积累经验,提高生产技能和改进生产工具,推动了生产的发展、生产方式的变化及整个社会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进步。
坚持改革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近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其中,多项内容涉及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体系,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将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必将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改革发展坚持人民群众广泛参与。“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也是改革中必须始终坚持的工作路线。坚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作为党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这就要求我们一切改革目标的提出、改革政策的出台、改革方案的制定,必须深入群众,听取人民群众的要求,对于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项分析研究,就是因为我们忠实地遵循了这一要求,全面深化改革才得以有序推进,从而真正发挥党对于人民群众的领导作用,帮助人民群众争取和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