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院的风光
——致内保警察
春夏的明媚,每间空房子都盛满阳气
祥和家园,总是捧出盎然绿意
春之歌夏之舞,蓬勃的藤蔓向往星空的静谧
总有打破静谧春光夏花的时刻
即便是萧墙,也有奔腾踏虚的马蹄
欲望,如炽烈的火焰纹章蔓延
登堂入室的红信子,窥视角落的或东或西
每处火患,都是暗藏的伏线灰蛇
来龙去脉,斑斑点点都潜伏着玄机
有时,蟑螂来了,摇着枯瘦的油须
还有,各种昆虫总动员,就在堂前屋后觊觎
白蚁的咀嚼,三维空间的对决
装修好的华屋,对付不了新的棋局
需要一阵清风的力量,涤荡就在眼前
墙内云卷云舒。庭院清新如菊
每间房子,串联起华丽丽的珠珥
家的感觉,新美如画。忠贞不贰
让平安家园的喝彩,漫过粉墙。声闻遐迩
(内保,公安机关内设机构,自上而下曾经称为内保局、处、科,序列排为二局、二处、二科,后来,有的地方与“经济保卫”机构合并,或独立成为专门的内保分局、内保支队、大队。内保警察按照分工,履行监督检查单位内部治安保卫工作职责。2004年12月1日,国务院《企业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条例》正式实施,明确规范企业、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工作,保护公民人身、财产安全和公共财产安全,维护单位的工作、生产、经营、教学和科研秩序)
清风渐渐吹进来
在封闭的房间里,有种呼吸的混浊
一杯咖啡,已经见底,小勺搁在杯托
再泡一杯飘雪花茶,清新的感觉
就这样,由浓变淡话题也同步苦涩
缺氧的兆头,有点云翳般游动
电脑键盘和鼠标的关系,开始焦灼
起身,把窗户的拉栓拨动
清风,就渐渐鼓涌到我的书桌
一片梧桐叶,打着旋儿带着凉意的问候
绕过窗帘。轨迹绊绊磕磕
树叶上有虫眼,病态的姿势
房间的宁静,也同被铿然一叶切割
黄昏的蚊子,赶赴盛宴一般的急切
嗡嗡嘤嘤,拍打着今夜派发红包的焦渴
还有,粉色的金龟子搔首弄姿
七星八星数不完星的甲壳
清风徐来,树影不兴,总归是愿景
窗户,再加一层纱窗如何?
楼下,一位小姑娘追逐暮归的蝴蝶
绕过亮绿的花园,双双飞进草窠
(1990年代初,深入采访一起检察机关自侦案件,极其费力。期间,写出本诗)
调 解
和风。从唇间的密林里飘向对峙的山峦
两座山的距离,越来越近
风就成了桥梁,缭绕出夕阳下清和的炊烟
风透进心灵的镜像,浇灭五心烦热的潮红
总有一处,如同浓荫中嫩鸟学唱的柔软
细雨。对视出高低不齐的眉眼
云的移动,凝结混沌的一团犹豫
杨树栾树直立在大河起伏的两岸
山在远方,述说雨丝针脚般润滑的走向
磊磊卵石织成不那么和谐的图案
明月。融融泄泄的暖光轻拨心的琴弦
树影婆娑,世界静美出优雅的报道
灯光与河水,交映着回环的微澜
山的风,传来失散多年的音讯
清新的芬芳,渗透到远望的天际线
风与云调解,风云际会成为明月的旅伴
雨与山调解,山雨欲来成为流水悠悠的青花瓷板
(调解是我国诉讼程序法的原则之一。在诉讼过程中,法院组织进行调解。民事诉讼程序中,调解是一种正常的结案方式。刑事诉讼程序中,一般刑事公诉案件不适用调解;附带民事诉讼案件、自诉案件可以调解)
疑 云
春夜阑珊。云团移动在都市的天空
火光,把街道的坦平变成曲曲折折的暗红
故事,讲起来如同火光的曲折。曲折的人生
跌宕起伏,令人惊讶的从容
云的尖锐,刺穿天幕暗灰的游移
雾霾就吹过一个个裂变的黑洞
烈焰毒舌。蹊跷的火总是疑云的起端
每一步,都有动物般的雄浑凶猛
楼在火光疑云里,咀嚼舌根
舌根后面,一片焦土徒然对凉风
把智商标价放在秤盘与准星之间
疑云的狭缝,月光的心情在隐隐发痛
人的欲望,炽热的蒸腾挣扎
落叶,终于游离了憔悴的梧桐
人的渺小,行走在广袤无垠的缥缈寰中
人心的欲望,一旦肥皂泡破裂,碎粒无影无踪
(1980年代末期一天深夜,四川化工厅基建处突发大火。刑侦部门运用当时最先进的技术手段,曲折侦查之后,锁定犯罪嫌疑人,就是该厅的基建组长、工程师;面对彻底否定自己有罪的被告人,审判机关运用后来被称为“零口供”、以完整证据链条定罪的原则,定罪判刑。此案很有特色,本记者跟踪采访,写出报告文学《大火疑云》,影响颇大,本诗的这些句子,大都出现在文中。此文后收入专著《本案报道失实》的“剑盾风云”专辑)
对 红
文字的记忆,已经定格在一页页纸上
等待着。被认领。被遗忘
桌面,有的时候如同长河流过
河水翻卷的波澜,点点滴滴
台灯的光晕,搓揉着平凡的时光
暮光,不知道两页纸的异同
就把长河落日安抚得平和安详
有的时候,桌面的稿纸勾勒曲线
曲线如同草原起伏的脊梁
牧人的目光,辽阔如同斗室的挥霍
孤独的马嚼着青草。洁白的羊群徜徉
两页三页更多页的纸,羊与马互相招呼
眼累了,窗帘拂动。风在临窗
万家灯火,在草原的天空流过
格桑花与雪山峰,在动与静的氛围里凝望
某一次,桌面弹起节奏不断翻新的模样
长河落日,还有草原晨曲都在礼让
有一只鸟腾空而起,呕哑的嗓音
点击出大海,惦记出大海的波浪
突然跳跃的心情,想拥抱星辰
向半空呼唤,洋面有好些文字的小舟
暗紫色的天空,风暴正在酝酿
(对红,新闻术语。它是检查核对校样上所发现的错误是否得到改正的工作,也称核红。在铅火作业时代,这是校对工作中最后一道工序,即将最后一个校次的红样。校对时,一般用红笔写画,称画有红色校对标志的校样为红样,与印刷厂改样后打出的清样相核对)
作者:贾璋岷
参与创建四川法制报社,担任过报社记者、部主任、副总编辑、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