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人民日报消息,辽宁省朝阳市农民作家有500多人,而组织创作团体也有30多年的历史,农民文学社团已经发展到40余个。该市所属的7个县市区都有农民创作团体,当全国“百位农民作家、百部农民作品”系列丛书出版到第六十部的时候,辽宁省占了5部,而其中4部均出自朝阳农民作者之手。
如果不是白纸黑字,人们很难将那么多的农民和“作家”这个称谓联系起来,也很难相信一个地方有那么多的农民文学社团。当人们不得不承认这一切都是千真万确的事实的时候,唯一能做的就是大声感叹:原来农民也可以很“文化”,农村也可以很“文化”。其实,只有当这样的现象不再是新闻的时候,当人们不在为此大发感叹的时候,才是中国广大的农村真正有文化的时候。
为什么我们在谈及城市文化的时候,人人的表情都十分淡定,而在谈及农村文化的时候,反应却会那么强烈?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农村文化与城市文化还有很大的差距,农村还远未达到“文化温饱”的程度。
毫无疑问,当下不少农村都存在“文化饥渴”现象,一些偏远的农村甚至就是“文化盲区”。细究起来,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经济基础薄弱,导致文化设施缺乏。尤其在一些欠发达的偏远农村,由于缺乏资金,造成文化基础设施薄弱,农民文化消费观念淡薄。二是一些地方把文体设施当摆设,一些经济条件稍好的地方花钱购回文体设施,平时却锁着不用,只是逢年过节才拿出来亮一相;也有少数农村注重物质生产建设,忽视精神文化建设,只讲抓经济发展,淡化农村文化建设,不愿把钱投在文体设施上。三是一些农村干部担心开展农村文化娱乐活动,男男女女在一起唱歌跳舞、搂搂抱抱会闹出什么乱子,引发家庭矛盾,影响农村和谐稳定,所以,既不发动,也不组织,致使农村文化娱乐长期处于冷清状态。
应该说,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都十分重视农村文化建设,并不断在加大农村精神文化建设的投入。很多地方通过放电影、送演出、建图书室、修文化广场等等,就是希望能够丰富农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有关部门可谓是煞费苦心,积极作为,做了很多的实事,但仍然有人不买账,依然觉得文化娱乐单调而乏味,甚至出现“读书声、锣鼓声、歌声不如麻将声高”的怪象。
客观地讲,送文化下乡确实活跃了农村群众的文化生活,建文化广场也是群众喜闻乐见的。然而,不是送几场演出就是送文化下乡,修建几个文化广场也远远满足不了群众的文化需求。实际上,很多地方送文化下乡,有点像赶集凑热闹,疯疯火火热闹一把,随后便是烟花散尽;有的地方甚至存在“文化政绩工程”,因为没有经过实地考察,送来的“文化”成了摆设;有的地方好高骛远,盲目跟风,弄出来的文化不接地气,跟当地农村和农民搭不上边,成了别人眼里的风景。
可以肯定地说,发展农村文化只有根植于农村,才会受到农村群众的欢迎,才有生命力。让我们再回头看看,在朝阳市的乡间,活跃着那么多的农民作家,他们通过自发成立文学团体,在农闲业余时间让黑土地上涌起创作潮,不仅使当地农村散发出浓郁的文学味,更是极大地丰富和繁荣了当地农村文化,其根本原因,在于农民是文化活动的主角,而且他们把双脚深深扎根在农村这片土地上,他们看的、想的、写的都农村,他们用自己的激情创造着文化,同时也享受着这样的文化。
党的十八大时便明确提出,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由此,在广大的农村,就是要通过大力发展农村文化,推进农村文化建设,竭力满足农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让农民达到“文化温饱”,实现“文化小康”。
笔者认为,要推动农村文化发展,必须彻底转变农村干部只重经济不重文化的思想,切实做到物质生产和文化建设“两手抓”;必须加强引导和培训,把热心开展文化活动的农民培育成农村文艺骨干,为他们提供更大区域、更高层次的展示、交流机会,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必须坚持建设和管理并重,保证所建设的文化基础设施,是农民所需、所盼,是能够用得上、用得好的惠民设施、惠民器材,让各类文化设施、载体的功能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必须创新开展文化活动,变文化“下”乡为文化“留”乡,变“送”文化为“种”文化,让群众切实感受到文化带来的新变化。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农村文化的繁荣发展。(何军林)
(作者系重庆科技报编委、《巴渝文学》主编,获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行业报社长总编辑岗位合格证书,重庆市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大众文学学会会员,中国自然资源作家协会会员,重庆市新闻媒体作家协会理事,重庆市散文学会会员、四川省散文学会会员、四川省文艺传播促进会会员。论文《严肃党内政治生活 持续改善政治生态》入选中国延安干部学院第五届党性教育“延安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