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网
法治文化研究会

大山深处的牡丹园

来源: 作者:桥歌 发布时间:2020-08-20 11:31:33

1.jpg

牡丹花色泽艳丽,风流潇洒,富丽堂皇,素有“花中之王”的美誉。

牡丹在地球上,已有数千年的自然生长和1500多年的人工栽培历史。早在清代末年,我国就将牡丹列为“国花”,并享誉全世界。牡丹花品种繁多,以黄、绿、肉红、深红、银红为上品,花大而香,故又有“国色天香”之称。在我国漫长的历史演化过程中,有关牡丹花的诗文、绘画和民间演艺作品十分丰富,燦若繁星。最付盛名的就数唐代大文豪刘禹锡所作的:“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至今传唱不衰。牡丹集美丽、富贵、香艳之大成,天下无人不爱之!

早春二月,万物复苏。好友方军邀我一同去川北巴中市南江县看望一位种植牡丹的朋友,我一听说去看望牡丹种植王,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于是放下手中正忙着的写作任务,就改变了原来的计划,欣然前往川北。

星期六早晨,我们一行3人准时从成都出发。坐在越野车内,一路眺望窗外的良田和山林,真像行进在仙界油画之中。成巴高速公路多在丘陵山区中穿行,可谓逢山穿洞,遇河架桥,实乃“天堑变通途”。想当年我们从省城出发到南江,路上就用了3天时间。第一天住绵阳,第二天住巴中,第三天才能抵达南江县。没想到现在从川西的成都市到川北最远的县城南江,路上只需4个半小时就可直接到达。祖国的变化真是一日千里呀!

方军在车上告诉我,今天我们要去看望的这位朋友叫符海筠,是巴中市南江县巴山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海筠1992年初中还未毕业,由于家庭贫困年仅16岁就踏上了外出闯荡的道路。他打过零工、探过山矿、搞过建筑,所经历的艰辛和酸苦旁人无从体会。他凭着勤劳、坚韧和永不放弃的精神,从普通工人慢慢变成了企业老板,当然也确实挣了不少血汗钱。

“金窝银窝,不如家里的土窝。”外出务工20余年,海筠始终牵挂着家乡的一草一木,一心想回家干一番事业,推动家乡发展,让更多的乡亲们走上共同致富之路。2012年春节期间,他回家探亲,发现老家的空气清新,土地无污染,但是由于农村缺少资金和人才,许多耕地荒芜了。亲眼目睹了家乡的落后面貌,特别是眼见一座座荒山、一片片荒地,让他十分惋惜和痛心。

他认为,民以食为天,食以农为源,农是国之本,本不固国难稳。于是他谋生了回乡创业的念头,决心用打工挣到的钱,拿回家乡创办企业,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奔小康。打定主意后,他就四处寻找适合川北山区发展的项目。功夫不负苦心人。在山东荷泽,他与四川省农业厅专家鲁志成主任不期而遇,并了解到适合大巴山气候和土壤实际的油用牡丹种植项目。

当他把想法告诉家里后,首先遭到全家人的强烈反对。说什么好不容易跳出了“农”门,在城里站住了脚,现在却要主动返回农村?亲朋好友也对他的想法很不理解。他顶着亲人们施加的压力,婉拒了来自各方的好心劝阻,毅然带着上千万的资金,带着自己的梦想,带着为家乡人民脱贫致富的信念,于2015年10月回到了生养自己的贫穷土地上。经过几年的艰苦奋斗,“巴山源”已发展成以油用牡丹种植为主,辅以牧草、黄金米槐、蔬菜种植和土鸡、野兔养殖以及乡村旅游开发的大型综合企业集团。目前公司已种植油用牡丹面积达1100多亩,栽种观赏牡丹5000余株,大丽花50余亩。间种板栗、核桃、雪梨、山茶等各类果树1万多棵;养殖土鸡、野兔2万余只。建成金银花加工厂房1500平方米,建立了气调库、通风库、冷藏库、烘干房,具备了挑选整理、清洗洪干、冷藏保鲜、包装贴牌等商品化处理的设施设备。同时还配套了储藏库、晒场和办公楼等基础设施建设。吸纳当地固定就业和临时用工100多人,为周边农民带来100多万元的务工收入。载止2019年底,公司营业收入已达894万元,实现利润207万元。

2017年2月,符海筠在“四川省优秀农民工暨返乡创业先进集体和个人表彰大会”上,荣获“四川省返乡创业明星” 的桂冠;同年6月,他又被巴中市委统筹办联合市人社局、市电视台、《巴中日报》社等单位发起的评选巴中市第三届“农民工(农民企业家)返乡创业之星”的活动中再次获得殊荣;2018年5月,公司被评为南江县“青春扶贫示范项目”;2019年10月,被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授予“四川省森林康养基地”。

听了方军的介绍,主人翁面还未见到,已经在我脑海中留下了较为深刻的印象。

边走边聊,行车就显得快多了。下午3点多我们就顺利到达了南江县城。多年不见,县城变得让我简直认不出来了,用成语“翻天覆地”四个字来形容一点也不过份。记得20多年前,我初到南江县时,只见坐落在河边坡坎上的整个县城就几条街道组成。街两旁大都是川北风韵的青瓦盖顶的木结构穿斗房,砖石修建的高楼很少;街道窄逼而破旧,且很难见到小轿车。眼前的南江县城高楼林立,鳞次栉比。街道均是油渣铺成的路面,既宽阔又平整。更使我没想到的是,主街道两旁,停满了宝马、奔驰和奥迪等高档小轿车。这又使我惊诧不也!

我们的车刚在宾馆门口停稳,海筠夫妇和公司总经理符仕伟就迎了上来,经方军介绍后,我和符海筠的手就紧紧地握在了一起。真看不出来,40多岁的符海筠看上去像30来岁的帅小伙,显得既年轻又儒雅;个子中等偏上,体态略显瘦弱,握起手来却十分有劲;白晰的脸上,根本看不出历经风雨留下的沧桑,到像是一位教书的先生或作家诗人;说起话来,不紧不慢,但却低沉有力。初次相识,给我留下了当代典型儒商的感觉。

晚餐,符海筠夫妇和符仕伟请我们品尝典型的南江黄肉汤锅。吃惯了城里饲料喂养的肥羊肉,再享用山里放养的南江黄羊肉,别有一番说不出的美滋味。席间,无意中就聊到油用牡丹的话题上。海筠边吃边告诉我们,过去他对牡丹也是一知半解。只晓得牡丹的观赏价值和药用价值,却不知道牡丹还有食用功能。接触到油用牡丹项目后,他才认真进行了研究。油用牡丹是由我国山东省菏泽牡丹种植世家、中国林业大学客座教授赵孝庆研究、发明出来的珍贵树种。2011年2月国家卫生部才正式批准将牡丹籽油作为 “国家新资源食品”。 2013年国家林业局才将油用牡丹列为国家名优经济林示范项目。牡丹籽油的价值经国家林业局上报中央后,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副总理汪洋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对发展我国牡丹籽油做出了重要批示。从此后,我国综合开发利用牡丹籽油才正式拉开序幕。

真应了“到那座山唱那山歌”的俗语,海筠说到牡丹,一脸喜悦,别提有多兴奋了。他说,牡丹从枝头到末梢全身都是宝。牡丹花可以观赏,这不用多说。牡丹籽可以榨出不可多得的食用植物油。我国食用植物油生产能力太差了。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全国人均年食用植物油消费量才20多公斤,与世界许多国家相比差距非常大,而且每年进口食用油在60%以上。牡丹籽油的主要成分是亚油酸和亚麻酸,不仅口味清香,而且具有极好的保健医疗功能。亚麻酸可运用于高血脂症的治疗。而亚油酸则对高血压等患者有补充治疗作用,长期食用可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如今许多高端消费人群,视牡丹籽油为新锐“肌肤养护专家”和“血管卫士”。

见我听得入了神,海筠夹了一大块黄羊肉放在我碗里,催促我多吃点。我正听得带劲,生怕他转移话题,一个劲地催他继续说下去。

符海筠好像看透了我的心思,边吃边接着说,在我国传统中药中,牡丹皮入药多达34种,早已成为重要中药“六味地黄丸”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分,仅此年需求量就高达4000吨之多。《本草纲目》等多部药典记载,牡丹花有调经活血功效,可减轻女性生理期疼痛。牡丹花还是养颜圣品。饮牡丹花茶之人,气血充沛,容颜红润,精神饱满,因而历代宫廷皇后们,为母仪天下,均以“富贵牡丹茶”保持容颜不老。近年来的一些研究还发现,牡丹花蕊茶含有丰富的氨基酸、蛋白质、多糖、总黄酮和维生素E等,可降“三高”,防治前列腺疾病等。

真没看出来,符海筠对牡丹的了解和研究,已经达到了相当的深度和高度!

第二天凌晨,符海筠和符仕伟亲自陪同我们乘坐巴山源公司的奔驰中巴车,前往位于大河镇太平山村的牡丹种殖基地实地考察参观。

2.jpg

牡丹种殖基地,坐落在大山丛中几个紧密相连的山坡上。坡坎依据山形走势,人工改造成了大小不等的梯田。梯田依次升高,直至山顶。远远望去,恰似理发师的杰作,煞是好看。走近细瞧,梯田內栽种的牡丹树苗,长势喜人。它们通过冬天的休眠,经过春风一吹,已经纷纷醒来,正伸展腰枝,冒出了嫩嫩的降红色的新芽。还有那半坡上修建的大小不一的蓄水池,池中水在阳光的照射下,发出粼粼的波光,像仙女的宝镜打碎后遗落在这牡丹园中。还有放养在树林中的土鸡们,正在你追我赶,觅食游玩,悠然自得,不时发出“咯咯哒”和“咯哥咯”的鸣叫声,给这美丽的大山又平添了几多生气和活力。久居大城市的我,简直被眼前的景色陶醉了!

为了使我们历尽山里的无限风光,海筠又领我们登上了太平山主峰“尖山子”山顶。伫立山顶瞭望台,举目远眺:四周山与山手牵着手,肩并着肩,像海浪翻滚,似绿波荡漾;朵朵白云,一会儿像帽子戴在山的头上,一会儿又似飘带缠绕在山的腰间。牡丹园就坐落在这群山的怀抱之中,群山为牡丹园起舞,牡丹园又为群山添彩。伫立山顶,我心潮澎湃,这不仅使我的眼界更宽,心胸更广,而且使我再次领略到“山高人为峰”的深刻内涵!

参观途中,符海筠边走边作介绍。他说,栽种油用牡丹效益非常可观,是种植其它常规农作物效益的10倍以上。它一经栽种,收获50年不换茬。不换茬就意味着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堪称“铁杆庄稼”。牡丹怕涝,适宜在山地生长,不需占用农田,不会与粮食争地。根据专家来此检测,我们大巴山的气候和土壤很适合栽种,大力发展油用牡丹,对国土资源的高效利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农民通过种植牡丹,可以增加收入,部分农村青年可以就地就近就业。这样就可以把大片荒芜的山地重新利用起来,不仅使我们的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而且可以使当地老百姓更快脱贫致富。

坐在山顶八角观光亭的木橙上,符海荺畅谈了今后发展油用牡丹项目的总体思路。他高兴地说,几年的实践,已经摸索出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今后就是按照总的构想,依托项目区的优越环境资源和相关区域优势,高起点、高标准地开展油用牡丹的扩种、育苗、研发和深加工为一体的产业体系,使建设项目成为南江县乃至巴中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试验样板,以实现区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农民收入逐年增加、地方经济持续发展,助推全县乃至巴中市的精准扶贫。

停了片刻,他又接着说,具体点就是打造“三个龙头”:一是打造南江县油用牡丹种植龙头。利用5年时间,建成油用牡丹种植基地20万亩,育苗基地100亩,其中标准化示范基地面积1万亩,与企业+合作社+农户合作建基地5万亩,带动农户发展14万亩。油用牡丹一般2年到3年就会有收益。为带动老百姓种植油用牡丹,不仅为其传授种植技术,还实行种苗款垫资和10年保底回收。再过两年,就是油用牡丹的高产期了。我们不仅要带动南江县的产业发展,还要拉动全市的产业发展,让我们种植的油用牡丹走出南江,走向巴中乃至全省。二是打造牡丹籽油深加工龙头。根据发展规模,引进先进成套设备,新建牡丹籽油加工厂。配套建设牡丹籽晒场、储藏库和成品油储藏库等基础设施。年生产牡丹油6000吨。三是打造川东北地区乡村旅游观光休闲龙头。逐步健全整个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完成观光、休闲设备,打造上规模、上档次的乡村旅游景区。牡丹给人富丽端庄之感,大面积成片栽植,花开时节气势磅礴,景色壮美,可以吸引周边的巴中、绵阳、南充、达州以及陕西汉中的人们来此观光旅游。为此,与南江县和巴中市新闻宣传部门合作,将牡丹生态产业园打造成南江县和巴中市的城市宣传名片;与南江县和巴中市旅游文化系统合作,在牡丹花盛开季节,每年举办南江县级或巴中市级“牡丹花文化旅游节”。通过牡丹种植带动旅游开发,用旅游经济促进牡丹种植和加工的深层次的发展。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我望着他半是提醒半是激将地说。

“是的,我已想过了。不管前边会遇到多少风浪,我都将矢志不渝,义无反顾!”符海筠站起来,望着欣欣向荣的牡丹产业园,心底充满了无限自信。  

符海筠的话,在我心里激起了千层浪涛。眼前的符海筠,将城里打工挣到的钱拿回农村创业,建设家乡,改变家乡落后面貌,这不就是中国新农民的典型代表吗?!发展高科技生态农业,这不就是今后我国农业发展的方向吗?!

富贵之花,必将结出“致富”之果。我坚信……(桥歌)


责任编辑:唐方琼

新闻总署国登2012-F00075847号· 知识产权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连续出版物刊号 川KXO1-093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 川B2-20191090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川网文【2019】5415-440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川字第00217号

出版物许可证 新出发字第510105010299号 · 川文旅审函【2019】886号 · 川新广审批准字【2017】335号 · 川法学文研批字【2015】012号 · 川法文批字【2019】009号 · 川新广批函字【2016】30号

国家商标局受理第23862702号 · 网络安全资格认证第23955号 · 省法治文化研究会融媒体中心负责技术、维护和管理

蜀ICP备12029925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87号

本网站(非新闻类)刊发信息不代表主办单位和本网之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网删改·法律顾问:省法治文化研究会专家委(何艳律师)

四川法艺文化传媒 四 川 法 制 网版权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scfz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移动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