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网
法治文化研究会

眉山东坡区司法局多维度融合 谱写司法行政工作新篇章

来源:眉山市东坡区司法局 作者:王春 发布时间:2023-12-11 16:12:19

近日,东坡区苏祠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被司法部授予“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称号,太和司法所被省司法厅命名为全省第四批省级“枫桥式司法所”,太和镇永丰村被省司法厅、省民政厅命名为全省第二批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永丰村综合服务中心“丰收里”和法治文化广场被省委依法治省办、省司法厅命名为全省第四批省级“法治宣传教育基地”。

2023年,东坡区司法局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落实中央、省、市、区决策部署和市局工作要求,坚持以“三苏文化铸魂,以阵地建设强基,以优化服务蓄力,践行“两个结合,坚持人民至上,推动“三苏文化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不断提升东坡区基层治理法治化水平。

一是以“三苏”文化铸魂,深入探寻基层治理创新范式。创新运用“三苏”法治文化+“枫桥经验”,深化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践行“德法相济“,总结提炼“背对背”“面对面”“心连心”的“三字经”调解工作法,近年来矛盾纠纷化解率始终维持在98%以上。践行“先教后刑”,打造三苏法治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和三苏法治文化广场,以三苏祠为中心,依托老旧小区改造,建设法治文化小区、走廊、街巷,邀请心连心艺术团、话剧团等艺术创作组织或团体,创作编排小品《调解》《如此孝顺》、快板《法治春风顺民心》《法律宣传进万家》等“三苏”法治文艺作品,将“三苏”以民为本的法治理念融入普法宣传,增添法治文化底色,营造浓厚法治氛围。

二是以阵地建设强基,深耕厚育基层治理法治基础。不断推动司法所阵地建设提档升级。投资66.7万元扩建太和司法所,现办公阵地达220平米;按照《司法所外观及室内标识规范》重新设计打造公共法律服务大厅、社区矫正宣告室、调解室、心理咨询室、办公室、档案室,实现“五室一厅“功能布局,配齐自助查询终端、高速扫描仪、指纹采集仪、远程视讯系统等设施装备。11月,太和司法所成功获评第四批省级“枫桥式司法所”,目前该区已成功创建2个省级“枫桥式司法所”。全面筑牢法治乡村建设根基。建成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站16个、村级公共法律服务室222个,以“护航三农、法治相伴”为主题完成永丰村法治文化广场建设,远程视讯法律服务已覆盖17个村(社区),“一村一法律顾问”制度全面落实,培养“法律明白人”681名,培育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69户。目前,该区太和镇四维村、苏祠街道金龙社区被评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永丰村被评为四川省“民主法治示范村”、四川省“法治宣传教育基地”。

三是以优化服务蓄力,深切回应人民群众所需所盼。强化站所职责,让服务内容更有广度。明确司法所在公证、法律援助、仲裁、行政复议、行政执法意见收集和立法民意采集的协办职能,实现司法行政机关职能与基层司法所职能“无缝衔接”。强化首问责任,让群众只进一扇门、只找一个人,“首问责任人”全程跟进,为群众提供“最优解”。明确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站工作内容,法律顾问每月到各村、社区坐班4小时,为群众提供专业法律问题解答。优化流程机制,让服务方式更有温度。落实“一次性告知”,对公共法律服务站室的来访群众,一次性完整告知工作程序、所需材料、工作时限,力争让群众少跑路。对公证、法律援助等能及时办理的事项,原则上当日受理、当日答复,不能当日处理的向当事人说明原因并明确办理时限。对需要相关服务的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积极联系区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开展“上门服务”,实现服务到家。落实跟踪评价,让服务成果更有力度。及时抓好登记事项办理,定期追踪未办结事件进展情况,对办结法律服务事项及时进行回访,了解掌握调解案件当事人协议履行情况、后续有无继发矛盾,巩固深化法律服务成果,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和人民满意度。

2024年,该局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导,聚焦司法行政职能,持续推动“三苏”法治文化与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深度融合,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优化基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


责任编辑:杨睿

新闻总署国登2012-F00075847号· 知识产权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连续出版物刊号 川KXO1-093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 川B2-20191090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川网文【2019】5415-440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川字第00217号

出版物许可证 新出发字第510105010299号 · 川文旅审函【2019】886号 · 川新广审批准字【2017】335号 · 川法学文研批字【2015】012号 · 川法文批字【2019】009号 · 川新广批函字【2016】30号

国家商标局受理第23862702号 · 网络安全资格认证第23955号 · 省法治文化研究会融媒体中心负责技术、维护和管理

蜀ICP备12029925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87号

本网站(非新闻类)刊发信息不代表主办单位和本网之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网删改·法律顾问:省法治文化研究会专家委(何艳律师)

四川法艺文化传媒 四 川 法 制 网版权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scfz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移动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