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州市围绕产业园区多元化法律服务需求,以天府中药城公共法律服务分中心建设为抓手,以法律服务供给侧改革创新为重点,以健全完善服务运行机制为支撑,探索构建“1233”体系,深度融入园区产业发展,保障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织密一张网格,优化法治营商环境。一是建强“一中心一窗口”阵地。设立天府中药城公共法律服务分中心(以下简称分中心),配齐配足法律元素,建立健全人员信息、工作流程、服务承诺等制度,推进公证、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纠纷调解全业务进驻。运用法律服务终端机、微信小程序实现“不见面实时服务”,变“面对面交流”为“屏对屏沟通”,构建全业务全时空公共法律服务网络体系。二是优化清单式服务。以法治体检、法治宣传、纠纷调解等6项综合性服务项目为抓手,将园区内216家企业划分为劳动密集类、化工类、知识产权类、制造加工类等4大类,针对性制定出规范劳动用工关系、知识产权维权等4个法律服务项目。依据进驻企业职能,制定破产清算及重组、企业资产评估法律顾问服务、评估与审计等6项服务项目。三是配强法律服务队伍。分中心内设法律服务窗口,配套律师每周坐班、定期授课、法律咨询等功能,对未聘请法律顾问的中小微企业和员工提供专业法律服务。选配律师、公证员团队定期为企业开展专项法律服务,积极参与重大项目研判、重要事项决策、规范性文件审查等法律服务。截至目前,共参与功能区重大决策、重大项目以及规范性文件审查10余次,开展法治宣传活动20余场次,调解企业矛盾纠纷60余件,提供法律咨询100余人次,帮助80余家企业开展法治体检。
创新两项机制,护航项目落地落实。一是创新合法性审查机制。组建以市司法局为“主力”,市政府法律顾问为“补充”的合法性审查团队,针对功能区招商引资、产业发展、项目投建的合法性进行研判审查,今年以来帮助中医药研发科技创新中心、新绿色药业集团总部、龙一智慧医药仓储物流中心等35个项目把握主体适格、法律授权等要素。二是创新公证“放管服”改革机制。改进公证案件内部流转程序,极限压缩委托、声明等简单公证办理时限,综合运用公证保全证据、现场监督、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等职能优势,开通涉企远程在线公证平台,汇聚在线申办、在线预约、材料上传、在线付费等多种功能,并支持远程人证比对、远程询问、电子签名、全程录音录像,实现“数据多跑路,企业不跑腿”。今年为成一制药、光大制药等企业办理保全证据公证。
营造三个场景,推动全链条服务。一是营造行政执法下沉场景。成立天府中药城综合行政执法大队,明晰权责清单,打通企业、执法人员、职能部门之间的互动路径,推进功能区管理领域所有执法事项落地落实,有效破解多头执法、多层执法、执法扰民和基层执法力量不足等问题。二是营造知识产权护航场景。成立天府中药城知识产权维权工作站,开展彭州市现代中药产业专利导航、企业专利微导航、知识产权领域联合执法等工作,强化部门之间证据移送、信息共享、委托调查、配合执行等方面的合作。优选有知识产权办案经验的律师和公证员加入知识产权专家库,为民营企业提供知识产权、证据保全等法律服务。同时组织知识产权专题培训会,引导企业开展专利管理,提升企业竞争优势。三是营造企业多元服务场景。建立“包片保姆式服务”工作机制,企业保姆以一对一的模式,深入200余家企业开展专项政策、劳动合同法、侵权责任法等宣传活动。加强综合执法、行政审批、住建、司法等多方联动,运用矛盾纠纷常态排查、法治体检月月送、法治课堂进民企等多种方式推行“法护民企”活动常态化开展,帮助企业健全劳动保障、风险防控、产权保护、法人治理等制度,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
把握三个环节,倒逼法律服务质效。一是构建指数评价体系。以企业对法律服务的满意度作为评价标准,采取概率抽样、入企调查、实地走访等科学研究方法,进行实地调研。建立社会公众满意度测评专项行动周报表机制,将企业主观感受转化为可量化、可感知、可分析、可追踪的客观评价标准。二是开展常态民主监督。组织辖区“两代表一委员”、企业党员代表、市民观察员、网络观察员,建立常态化观察、监督、建言机制,定期开展公共法律服务满意度调查,收集群众意见建议,不断提升法律服务工作实效。三是进行量化考评反馈。通过客观性数据日常统计、主观性指标季度调查,将企业对分中心的认同感和对法律服务的感受度通过指标指数进行评估,针对失分指标和服务建议的分析,动态调整工作重点,弥补工作短板,提升工作质量。
(许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