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网
法治文化研究会

扎根基层的司法追梦人

——江安司法所林涛工作纪实
来源:宜宾市江安县司法局 作者:李玲 发布时间:2022-10-12 15:39:23

在这个充满机遇的时代,坚守一个梦想、坚持一份事业并非易事,但依然有人甘愿二十六年磨一剑,以自己的方式保持着如初的热情,在悠悠岁月里讲述着法治的故事、梦想的故事。

她十年如一日,扎根基层,凭借一名共产党员的崇高信念,主动以化解社会矛盾为己任,设身处地为群众解决困难,用真情和责任诠释法律的庄严和司法温暖;她用特有的温柔与坚韧,不仅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彰显出了基层司法行政工作的神圣和荣光;更是让人民群众如春风沐雨般地感受到司法行政的温度、厚度和力度。她,就是宜宾市江安县司法局江安司法所所长林涛。

笃定信仰的“领头雁”

2015年,林涛被任命为江安司法所所长。这一干,就是7个年头,她顶着烈日骄阳,跋山涉水,走村串户,宣传法律政策,以案释法说理,调处矛盾纠纷。长年累月奔波在辖乡镇之中,她的脚步踏尽了这一方山山水水,汗水洒遍了这一片村村落落。 

雁飞千里靠头雁,船载万斤靠舵人。作为基层司法所的领跑人,林涛无数次带领所里的同事来往于田间地头、乡村街道了解群众的服务需求,关注群众反映的热点问题,定制度、定岗定责,率先垂范,用制度管人,用温度感人。

对待调解工作,她耐心、热心。她的手机对当事人24小时开机,为了化解案件,深夜调解纠纷家常便饭,耐心做当事人双方工作;为反目的夫妻打开心结,既安抚情绪又释法说理。 2012年被司法部授予“全国人民调解能手”称号。

对待普法工作,她细心、精心。多年来,林涛以开展“普法进校园”法治讲堂活动为契机,形成“法护青苗”普法宣传品牌。课堂上,她从一个个典型案例引出深刻的教训、从知法守法到懂法讲法......孩子们听的津津有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提问的小手一个接一个举了起来,法治的种子也慢慢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

恒有初心者,时光不欺;情系人民者,人民笃信。林涛把调解工作搬到乡下、搬进家中,用司法脚步丈量为民情怀;她为走投无路的农民工追讨工资不计报酬,以人性关怀传递司法温度;她关注社区矫正对象背后的社会问题,协调联动、建章立制,把司法触角延伸到社会治理角角落落。她将一件件纠纷调处在基层、一场场矛盾化解在萌芽,用真情温暖民心,用行动践行着她那质朴而坚定的誓言。

温情守护的“暖心人”

“感谢‘林姐’长久以来的关心和支持。十年弹指一挥间,在您的帮助下,我从一个少不更事的少年成长为一名获得“宜宾市见义勇为先进个人”荣誉称号的守护‘卫士’,是您曾经给我的生命里照进一束光,带我走出低谷,现在我要去照亮更多人的生命和健康!”

李某因在服刑期间患脑肿癌被准予暂予监外执行,依法在江安镇实行社区矫正。那时的他因病重且时常被人嘲笑,对社会充满仇恨,一度失去了生的希望。林涛得知情况后,即长期开展案后跟踪帮教,时常鼓励引导他放下思想包袱,重拾人生信念。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心心相护,必见材成。最终,李某走出阴霾,点燃心中的希望之光,并以自己感受到的爱去帮助更多的人。

2014年,李某被宜宾市人民政府授予“宜宾市见义勇为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16年6月,帮助身患疾病的狱友在自己店内就业,重新融入社会。

司法春秋几十载,面对失足少年,她却是春风化雨的引路者,回访帮教、纾难解困、重塑希望;面对安置帮教刑释人员,她以爱心感化,用法条教化,以温情关怀帮助重塑自我,成为他们眼中的暖心人。

为民司法的“匠心者”

匠心者初心在方寸,咫尺在匠心。“帮群众之所需,解群众之所难”是林涛作为司法调解员的信仰。

92d3f9d186de4b92a12671dc8c04bf0.jpg

2020年12月,因车辆转让纠纷,引起16名车主的不满,遂找到原公司理论,引发冲突。林涛得知消息后,迅速赶往事发现场。事发现场,双方冲突的激烈程度,让林涛始料不及。

面对这一局面,林涛果断扛起了化解纠纷的责任,采取“背靠背”调解工作法,敏锐地抓住双方矛盾的痛点,找到他们的利益纠葛,把事儿拿到一起分析解决,促使各方权衡利益,互相让步,经过七个夜晚,疙瘩最终解开了,双方达成了调解协议。

看着双方和解,林涛几天来一直紧锁的眉头,终于得以舒展,她嘴角露出了一丝久违的笑容。

寻常人间,烟火可亲,山河无恙。而林涛的幸福感,就在于把老百姓的纠纷一件一件办好。林涛因幸运而快乐,又因快乐而幸运。 

二十六载倾注心血,二十六载执着坚守,她解决了数不清的矛盾纠纷,修复了无数个濒于破裂的家庭,完美诠释了司法公平与正义的内涵,获得“全国司法行政系统特赦实施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荣誉称号,而她却没有歇一歇的懈怠,继续脚沾泥土,奔走在群众中,用实际行动向年轻一代诠释了作为新时代的司法行政人应当如何践行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为民族谋复兴的使命。  


责任编辑:杨睿

新闻总署国登2012-F00075847号· 知识产权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连续出版物刊号 川KXO1-093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 川B2-20191090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川网文【2019】5415-440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川字第00217号

出版物许可证 新出发字第510105010299号 · 川文旅审函【2019】886号 · 川新广审批准字【2017】335号 · 川法学文研批字【2015】012号 · 川法文批字【2019】009号 · 川新广批函字【2016】30号

国家商标局受理第23862702号 · 网络安全资格认证第23955号 · 省法治文化研究会融媒体中心负责技术、维护和管理

蜀ICP备12029925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87号

本网站(非新闻类)刊发信息不代表主办单位和本网之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网删改·法律顾问:省法治文化研究会专家委(何艳律师)

四川法艺文化传媒 四 川 法 制 网版权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scfz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移动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