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网
法治文化研究会

泸州市龙马潭区鱼塘街道:从抗战军人到新中国建设者——李太立

来源:泸州市龙马潭区鱼塘街道 作者:熊振秋 发布时间:2021-05-31 17:24:07

走近家住泸州市龙马潭区鱼塘街道的李太立家门口,金色的“光荣之家”光荣牌映入眼帘,让人肃然起敬。来到李太立家中,井然有序、一尘不染,客厅一面墙的正中央挂着一幅“家和万事兴”字画,对面的电视柜上摆满了全家人的照片,李太立和他的妻子伍成五慈祥而又真诚的微笑,李太立女儿女婿热情接待,温暖的像他们家明亮的灯光。

189e03aa3fd016ade310e0b677b2111.jpg

李太立今年已82岁,1955年16岁的他光荣入伍即参加朝鲜战后援建,3年后转业考入大学,再响应号召回老家遂宁当民办教师,1965年到四川省建五公司工作,开启了他的建设泸州之旅。他和他那个年代的人一样,在每个岗位都勤勤恳恳“使劲地”工作,用行动书写了自己平凡而精彩的人生,同无数像他一样平凡的一代代中国人一起铸就和见证中国的飞速发展,共同创造了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的辉煌成就。

纪念章常挂胸前

9c2056c7e5e803707d6c5b8b07cc0a6.jpg

见到李太立,他的胸前正挂着抗美援朝70周年纪念章,“这块纪念章是2019年社区干部送来的,从那天以后我爸爸就一直挂在胸前,从未忘记过。”李太立女儿李晓玲介绍说,李太立虽然只当了3年兵,但很看重那段经历,得到纪念章那一刻很是激动,每晚睡觉都放在床头,第二天一早就带上。李晓玲还说,记得小时候家里那堵墙上的三幅相框里贴满了解放军相片,爸爸说都是他的战友,时不时听父亲说他在朝鲜的事情。“我父亲是地下党,我是地下党的传人。”由于一场病,李太立已忘记了很多事情,口齿也不再流利,当明白笔者的来意后,他连说了3次,他的妻子也不太清楚李太立父亲具体做了哪些地下工作,但李太立时常会挂在嘴边说说。

青春热血洒三线

部队转业次年,李太立考上了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习,毕业后由于家乡缺教师,他留下来当了民办教师。1965年,随着三线建设的深入推进,李太立加入了四川省建五公司,投入到建设泸州热潮中,在这里收获了爱情,有了2个女儿。据李太立妻子和女儿回忆之前听到的和看到的,李太立从考取大学、教师转行到建筑工作,一路都在勤奋学习、刻苦专研、拼命工作,起早贪黑、常住工地是常事,长起长挖、泸天化、川天化、泸州医学院、泸州蓝田机场、泸州长江大桥等基础性建设工程项目都有李太立的身影,他用行动建设泸州,也见证了泸州城市发展。“我父亲的青春热血都洒在了泸州大地上。”李太立女儿很为父亲骄傲。

忠厚传家远

“坦坦荡荡、先苦后甜、自食其力。”李太立用行动为子女做榜样。在李太立的影响下,他的两个女儿、女婿都从事了建筑行业,其中,李晓玲的丈夫还在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后,作为泸州建筑公司的援建工作人员,到深圳一干就是10年,在他们一大批建筑工人的努力下,忍着台风以及恶劣的工作环境,让深圳国贸大厦、文景大厦等标志性建筑拔地而起。如今,李太立的4个外孙都考上了重点大学,小女儿和女婿常伴左右,安乐祥和。这都离不开李太立忠厚善良、勤奋努力,还有他的妻子伍成五背后默默付出。

时光荏苒,曾经的热血青年已是耄耋老人,他的妻子和女儿只知道他以前很忙,但不知道他经历了哪些风雨,扛过多少艰难。如果李太立还能讲述自己当年的故事,应该是一段艰苦但又激人奋进的精彩岁月。当笔者要起身离开的时候,李太立还敬一个军礼,表达了心中对党的感激。

(熊振秋)


责任编辑:唐方琼

新闻总署国登2012-F00075847号· 知识产权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连续出版物刊号 川KXO1-093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 川B2-20191090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川网文【2019】5415-440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川字第00217号

出版物许可证 新出发字第510105010299号 · 川文旅审函【2019】886号 · 川新广审批准字【2017】335号 · 川法学文研批字【2015】012号 · 川法文批字【2019】009号 · 川新广批函字【2016】30号

国家商标局受理第23862702号 · 网络安全资格认证第23955号 · 省法治文化研究会融媒体中心负责技术、维护和管理

蜀ICP备12029925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87号

本网站(非新闻类)刊发信息不代表主办单位和本网之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网删改·法律顾问:省法治文化研究会专家委(何艳律师)

四川法艺文化传媒 四 川 法 制 网版权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scfz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移动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