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网
法治文化研究会

西园村来了“谢首席”

——绵阳市涪城区开展首席法律咨询专家进村法律咨询服务
来源:绵阳市涪城区首席法律咨询专家警察法学工作站 作者:谢平 发布时间:2024-05-10 15:44:52

2024年5月10日上午,绵阳市曁涪城区首席法律咨询专家谢平来到绵阳市涪城区西园村村民委员会,开展法律咨询服务活动。

1715327140646.jpg 

“我有一个问题,就是我买三轮车时当时老板承诺免费帮助上牌照,三个月后我去找这位老板,结果这家店已经关门,老板也不见了”一位村民直接问“谢首席”。在帮助咨询村民分析所涉及的民法典合同知识以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规定后,为其提供了权益保护的法律建议。同时,谢平还对围观的群众提出建议:一是购买大宗商品要到正规商场或口碑比较好的商家;二是购买车辆(包括机动车、非机动车),需要查看商家的产品介绍资料和相关说明书;三是购买大宗商品,需要与商家签订购买合同,对自己的服务需求、商家服务承诺需要在合同中明确,可以用手机录音等方式将商家承诺进行录制;四是遇到产品质量、售后服务等问题,应当及时向市场监管部门反映。

“我是一名志愿者,对乱停车辆的予以劝告,请问我该怎么做才是对的?”。谢平提出建议,首先公民参与社会治理是基层治理的方法之一,也是我国法律所提倡的;其次,公民发现违法犯罪行为向有关部门反映、举报,是公民的权利,受法律保护。另外,谢平明确告诉咨询人:志愿者不具有法律规定的执法权,制止违法行为必须符合法律规定,如不能辱骂违法行为人、不能损毁或扣押违法嫌疑人的财物,总之“志愿者”不能使自己的志愿者活动处于“非法”状态;发现违法行为,应当立即向有关部门反映、举报;在处理具体事务中,必须要客观、公正,也就是老百姓说的“一碗水端平”。

 

1715327196823.jpg 

“有人在消防通道停车我们老百姓该怎么办”有村民提问。《民法典》第274条规定建筑区域内的道路、公用设施属于业主共有,小区内专用于消防的道路既具有道路的属性也属于公用设施,但在使用功能上消防通道具有法定的专用性,关系到全体业主的人身、财产安全,法律明确规定严禁违法占用。作为四川省消防救援总队法制专家的谢平为围观群众分析了在消防通道停车的危害性:在消防通道停车的后果主要有以下几点:影响消防救援:消防通道是用于消防救援和疏散群众的应急通道,是不允许任何单位和个人私自占用、堵塞的。如果消防通道被占用,消防救援人员无法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这将对紧急情况下的救援造成很大的阻碍。损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如果消防通道被大量车辆占用,会严重影响消防救援的速度,同时也可能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损害。违反规定:消防通道是不能随意停车的,如果被发现占用消防通道,将会受到相应的处罚。例如,交警对违规停车的车辆进行了警告和提醒,要求驾驶员尽快将车挪走,纠正违法行为的将受到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处罚(处理)。总的来说,在消防通道停车的后果主要是影响消防救援,损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以及违反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二十八条规定:任何单位、个人不得占用、堵塞、封闭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人员密集场所的门窗不得设置影响逃生和灭火救援的障碍物。《消防法》第六十条规定,单位违反本法规定,占用、堵塞、封闭消防车通道,妨碍消防车通行的,责令改正,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个人占用、堵塞、封闭消防车通道,妨碍消防车通行的,处警告或者五百元以下的罚款。对这种违法行为,谢平建议可以直接向停车人指出其违法性,要求其纠正;如遇消防通道被违法占用及其他火灾隐患等,可拨打12345政务热线等途径进行投诉举报。

1715327214065.jpg 

对法律咨询活动中村民反映的有关国家机关执法可能存在瑕疵的问题,谢平当着提问村民的面与有关部门取得联系,并明确表示将进一步跟进。活动中,谢平还向主动提问、咨询的的村民赠送了“老谢说法”合集光碟。

不预设话题,村民想到什么就问什么。先后有二十多名村民参与活动,整个活动持续到中午12点,村民们依依不舍向谢平道别。临别时,一位村民还自己去买了一瓶矿泉水表述感谢,硬要“谢首席”喝一口。


责任编辑:杨雪娇

新闻总署国登2012-F00075847号· 知识产权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连续出版物刊号 川KXO1-093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 川B2-20191090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川网文【2019】5415-440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川字第00217号

出版物许可证 新出发字第510105010299号 · 川文旅审函【2019】886号 · 川新广审批准字【2017】335号 · 川法学文研批字【2015】012号 · 川法文批字【2019】009号 · 川新广批函字【2016】30号

国家商标局受理第23862702号 · 网络安全资格认证第23955号 · 省法治文化研究会融媒体中心负责技术、维护和管理

蜀ICP备12029925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87号

本网站(非新闻类)刊发信息不代表主办单位和本网之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网删改·法律顾问:省法治文化研究会专家委(何艳律师)

四川法艺文化传媒 四 川 法 制 网版权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scfz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移动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