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内江市疾控中心以全市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为基本出发点,立足于先进的理念和技术,完善疾控服务体系,实施“数字疾控·智慧公卫”信息化综合平台建设,开启了以“智能检验”引领“智慧公卫”发展的疾控信息化建设新征程,逐步横向实现业务协同,纵向实现国家、省、市、县分级信息管理、业务联动数据格局,效果初显。
2019年5月,省卫生健康委何延政主任到市疾控中心专题调研,对中心信息化建设给予高度肯定。2019年5月,市疾控中心被省疾控中心评为四川省2018年度疾控信息工作优秀单位,2019年门户网站测评优秀单位,科室1名同志被评为全省疾控信息工作优秀个人。
利用实时监管 促进精益管理
近年来,内江市疾控中心利用“数字疾控·智慧公卫”信息化综合平台实现对检验检测过程的全面、实时、精细监管,有效提升了决策判断力和工作效率。
实时监控检验检测过程。一是实时、动态呈现每名检验人员、报告审核及签发人员的工作任务进展,提示是否有待接样、待检测及待审核等未完成工作。二是全面监控试剂耗材的使用和仪器设备的运行状况,清晰掌握试剂耗材的消耗比率和有效期,以及仪器设备的使用频次、检验项目数、检定/校准等情况。三是实时统计检验检测报告的差错率、差错原因、责任人及检测任务完成时间、任务超时等情况。
融合管理体系运行要素。一是以质量方针、目标为基础,建立融合质量管理体系的检验检测信息系统,所有检验检测原始记录均留有痕迹。二是以往检验检测时,因为没有很好的事前提醒、预警机制,一些员工由于事情繁多而造成体系要求的工作没做好或者遗漏,给中心或科室管理带来隐患。而通过提醒、预警功能来督促落实检验工作结束后管理体系要求的一系列管理流程,能确保质量体系健康、有序、高效地运行。
聚焦大数据汇聚应用 “三化”规范操作
利用信息化手段将检测业务流程、实验环境、人员、仪器设备、标物标液、检测试剂、标准方法等因素有机结合,纳入标准、规范管理指导实际操作。系统涵盖了传染病、地方病、职业卫生、辐射卫生、食品、饮用水、公共场所与公共卫生等检验检测领域。
信息系统运行标准化。疾控中心是依据国家卫生检验检测标准和规范、质量管理体系来开展检验检测工作,实现了从业务受理、样品流转、检验任务分配、检验过程、卫生学评价及报告签发等整个检验检测业务流的自动流转、自动处理。
检验检测过程智能化。一是检测程序指引。“智能检验”系统预设各检验项目的检验检测工作程序,检验人员通过电脑或平板点击实验程序,按照系统指引开展检验检测实际操作。二是智慧提取数据。主要体现在自动提取各类仪器设备的检测数据,分析趋势图和结果曲线,自动计算方程等方面,实现检验检测的智慧化水平。三是自动形成报告。检验检测操作结束后,系统可以自动合成原始记录和检测报告,提高了报告出具实效性,有效减少了之前出具报告时发生信息誊抄、报告编制过程中出现的基本信息差错和前后逻辑错误。四是标准更新提示。系统与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网站、标准出版单位等网站自动对接,实时监控标准更新、替代的最新情况并及时提醒检验人员,切实杜绝使用过期标准现象。
对于信息化平台带来的便利,市疾控中心检验科副主任技师苏敏深有体会:没有系统之前,仪器检测出的原始数据还需要人工计算,如今,系统可以自动提取数据,原来2天才能完成的数据处理可以在几分钟内完成。
数据资源实时共享化。通过“智能检验”系统建立区域网络实验室,全面掌握县(市、区)疾控中心实验室能力状况,有效调配检验资源,实现资源共享,提高使用效率。同时,可对县(市、区)疾控中心实验室检验检测过程进行在线监控,确保了检验检测工作质量。
综合信息运用 助力疫情研判
利用先进的信息和通讯技术,疾控中心可以对传染病及健康危险因素监测数据进行全面、系统、多维的统计分析,科学分析疾病发生发展趋势,并且将复杂的疾控业务数据提取并直观展现出来,有效提升决策判断力和工作效率,这些显著优势在疫情期间得到了最大限度发挥。
市疾控中心应急办主任朱永义介绍,数字疾控平台可以实时更新全国、省、市、区的疫情动态,然后通过条形图方式直接反应在大屏幕。疾控中心可以根据数据判断各个区域疫情的严重程度,判断走向趋势,用于疫情研判,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市疾控中心一共提出了84条防控建议,其中有67条被内江市应急指挥部采纳。
今年,市疾控中心将在上述工作模式的基础上,联合川大华西公卫学院开发《新冠肺炎等呼吸道传染病流行病学调查及分析智能系统》,积极适应新常态工作要求,主动对接健康内江、智慧城市建设,不断促进信息化与疾控业务的融合,持续推动疾控业务创新和服务提升。(疾控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