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网
法治文化研究会

开阔视野拓思路 交流互鉴促发展 眉山市品牌社会组织暨督导社工人才赴蓉参访学习

来源:眉山市五社联动支持中心 作者:陈家财 发布时间:2023-10-28 12:30:16

为拓宽社会组织和社工人才的发展思路,加强社会组织和社工人才能力建设,助推社会组织及社工人才的工作成效和服务水平。10月26——27日,在眉山市民政局指导下,眉山市五社联动支持中心组织品牌型社会组织暨督导型社工人才赴蓉开展学习交流活动,眉山市首批品牌社会组织及督导型社工人才培育对象共计40余人参加。

image.png

眉山市民政局社会组织管理科组织前往成都市温江区涌泉街道社工站。据悉,该站是2022年优秀省级试点示范社会工作服务站,依托清泉社区党群服务中心3楼建设服务阵地,以“涌现社工力量·泉释美好未来”为服务理念。社工在基层治理发挥敲百家门,进百家门的“钻家”作用。并积极融入“区-街道-社区三级社会工作服务体系”,互联互动,探索出涌泉特有的“139”服务模式,更精准的服务于辖区9+1特殊群体、社工室、社工人才、社区社会组织,成为基层民生工作的“暖心人”、社区工作者的“陪伴者”、社会组织的“知心人”、社区治理的“引路人”。

image.png

走进大邑县,了解到大邑县兔王城乡融合发展促进中心前身为兔王扶贫研究中心,是在中国兔王任旭平先生25年农村社区扶贫工作经验的基础上,于2006年在民政注册成立的民间公益组织,2021年9月更名为兔王城乡融合发展促进中心。中心秉承着“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的富”的经营理念,致力于通过多样化的社会服务,促进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助力社会和经济永续发展。

大邑县三加二读书荟,成立于2012年,是一个从阅读出发投身乡创的创新型、实操型AAAAA级社会组织。作为公益阅读推广机构和乡村创新服务平台,其以“公益+乡创+基地”的发展模式行走乡村,以NGO+操盘手+社区营造+示范项目为抓手,从事乡村问题研究、策划、培训、操盘和内容导入。在多年实践的经验基础上,开发了乡创操盘体系,助力乡村振兴,营造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

image.png

苏坡街道清源社区成立于2017年3月,是典型的复合型社区,地处成都市西三环外侧,面积1.51平方公里,有10个小区院落,常住人口4.7万人。社区党委坚持党建引领发展治理,树立“幸福美好公园社区”的发展理念,整合各种资源,通过引进专业社会组织、培育孵化自组织、发展社会群团组织,探索打造以多元参与为引领、以服务社群为目标、以商服互嵌为核心的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让社区真正成为链接社区居民、社会力量和市场主体的重要场域。

image.png

成都市利川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成立于2015年2月。机构致力于通过跨专业、多部门的合作,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理念和方法,关注精神障碍者及家庭照顾者“身、心、社”方面的全人健康,并积极推动社区教育及环境改善,为精神障碍者营造一个接纳、包容、友好的社区氛围。中心目前已初步探索出“生活为本”的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框架、“CHENGDU”模式及“12345+N”的工作方法。

四川海惠助贫服务中心(简称“海惠”)成立于2008年,是一家以“扶弱助困、振兴乡村”为使命的,致力于乡村社区发展的4A级社会组织。中心享有公益捐款税前扣除资格,曾先后承担国内外公益机构、企业和政府部门等多个资方的项目,通过提供牲畜、农作物和相关技术培训、社区协调、能力建设、人才培育、组织赋能和价值链打造,帮助农村和农民实现自力更生和可持续发展。

image.png

此次参访活动,五社联动支持中心重点以社会组织和社工人才为主要对象,围绕社工人才与社区治理、社会组织与乡村振兴、社会组织与公益慈善三大主题,通过“走出去”的形式,了解和学习了不同地区、不同组织的发展模式,为眉山市社会组织及社工人才架设了沟通的桥梁,引入了新的理念,拓宽了发展的视野,重温了“助人自助”和“生命影响生命”的社工价值与组织使命。

通过这次学习,眉山市创特品牌的学员表示,我们社工制作方案,按照工作流程,摸清楚情况,把工作做深做实,发挥出社工应有的作用。

 


责任编辑:杨睿

新闻总署国登2012-F00075847号· 知识产权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连续出版物刊号 川KXO1-093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 川B2-20191090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川网文【2019】5415-440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川字第00217号

出版物许可证 新出发字第510105010299号 · 川文旅审函【2019】886号 · 川新广审批准字【2017】335号 · 川法学文研批字【2015】012号 · 川法文批字【2019】009号 · 川新广批函字【2016】30号

国家商标局受理第23862702号 · 网络安全资格认证第23955号 · 省法治文化研究会融媒体中心负责技术、维护和管理

蜀ICP备12029925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87号

本网站(非新闻类)刊发信息不代表主办单位和本网之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网删改·法律顾问:省法治文化研究会专家委(何艳律师)

四川法艺文化传媒 四 川 法 制 网版权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scfz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移动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