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网
法治文化研究会

营山县司法局:以“三变”破题 答好乡村振兴满意卷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23-09-26 10:42:48

为助力乡村振兴,营山县司法局积极发挥职能作用,从涉农法治建设、普法氛围营造、治理效能提升三方面破题增效,带动全域法治乡村建设,答好乡村振兴满意卷。

一、变“散”为“整”,破基础不牢之题。

把资源优化作为法治乡村建设的“助推器”,补好乡村振兴政策落实中的管理漏洞,助力法治在乡村落地生根、行稳致远。

多方统筹成合力。坚持党建引领,积极开展“乡村振兴 法治同行”党建结对共联共建活动,引导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等对涉及乡村发展的重大决策提供专业法律意见。印发《营山县乡村振兴法治工作实施方案》,划分工作分工和职责任务,协调联动全县多部门统筹解决全域资源调动、矛盾化解等问题。

高标准完善制度。组织律师、法律顾问协助村委会规范完善村民自治的各项民主制度,不断完善基层民主协商制度和工作体系。协助规范村红白理事会等群体性组织,将移风易俗纳入村规民约。通过改善议事流程和形式还权于民,积极引导村民建言献策,实现法治乡村共建共享。

QQ图片20230926104319.png

全覆盖优化平台。强化县乡村“三级法律服务平台”建设,将法律援助、法律咨询服务、人民调解等功能进行整合升级,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普惠均等、便捷高效提供强大动力。目前,我县高标准建成1个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及1个法律援助中心,29个公共法律服务站,364个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室,实现法律顾问、法律援助联络员全覆盖。

二、变“观”为“干”,破意识不强之题。

把推行普法宣传教育作为法治乡村建设的“动员令”,以“八五普法”为抓手,不断提升全民法治意识和道德自觉。

一场活动传普法新音。开展“法律进乡村”活动,组织普法志愿者、法律明白人、法治副校长深入乡村、学校、企业,集中宣讲土地流转、婚姻家庭等和村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50余场次,发放各类普法宣传资料、书籍、物品5万余份,将法律知识转化为群众听得懂、记得住、用得来的乡音。

QQ图片20230926104337.png

一轮培训践普法精神。建立健全村(社区)“两委”成员集中学法制度,以劳务培训、农民夜校、村民议事会、法治讲座等为载体,提升乡村网格员业务法律服务和矛盾调解能力,选拔培育“法律明白人”1500余人,疏通普法脉络,在点对点中引导群众学法用法。

一方阵地树普法新风。挖掘本地自然景观和民俗文化,“法景融合”式建设农村法治长廊1个、法治院坝5个、法治宣传专栏300余处。以法治示范创建为抓手,成功创建望龙湖镇罐坪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朗池街道云凤山社区、新店镇千坵村2个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因地制宜打造法治乡村“样板”。

三、变“怠”为“勤”,破惠民不力之题。

把基层治理作为法治乡村建设的“突破口”,打响法治惠民服务攻坚战,不断提升乡村治理效能。

狠抓调解促和谐。以“人民调解+”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强矛盾纠纷专项排查调处行动,对重点领域、群体开展排查,分类快速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今年,我县各司法所接受申请和主动调解各类矛盾纠纷800余件,调解成功率达99.3%,充分发挥了人民调解“第一道防线”的职能作用,有力维护了社会和谐。

狠抓执法督成效。加强农村地区行政执法监督,提高惠农补贴、集体资产管理、土地征收等重点执法领域的整治力度,加大对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和运输执法领域突出问题的专项整治,做好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法律援助。今年以来,共办理44个民工维权案件,帮助讨薪金额61.7万元。

狠抓智能强治理。聚焦科技赋能,引入公共法律服务智能终端入乡镇,完善业务用房功能,推动“掌上办”“指尖办”,在营山县司法局公众号下分设“法律服务”专栏,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让群众随时随地获取法律服务。规范化建设全市首批“智慧矫正中心”,与“雪亮工程”、政法三级网和协同办案平台相关联,实现程序精简、资源共享、信息互通、管理互鉴。(营山县司法局


责任编辑:陈九林

新闻总署国登2012-F00075847号· 知识产权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连续出版物刊号 川KXO1-093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 川B2-20191090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川网文【2019】5415-440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川字第00217号

出版物许可证 新出发字第510105010299号 · 川文旅审函【2019】886号 · 川新广审批准字【2017】335号 · 川法学文研批字【2015】012号 · 川法文批字【2019】009号 · 川新广批函字【2016】30号

国家商标局受理第23862702号 · 网络安全资格认证第23955号 · 省法治文化研究会融媒体中心负责技术、维护和管理

蜀ICP备12029925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87号

本网站(非新闻类)刊发信息不代表主办单位和本网之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网删改·法律顾问:省法治文化研究会专家委(何艳律师)

四川法艺文化传媒 四 川 法 制 网版权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scfz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移动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