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网
法治文化研究会

“家门口的检察院”把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

来源:得荣县人民检察院 作者:杨丹 发布时间:2023-04-22 10:31:49

“现在终于放心了,之前就担心孩子放假后去学校外面买烟,我们家长又不能时时在身边看着他们,没想到在手机上简单扫描一个二维码,就能起到这么大的作用,现在学校周边的小卖部已经没有销售烟酒了,太感谢检察官了……”

近日,在开展公益诉讼检察“回头看”工作时,一位来自得荣县瓦卡镇的村民向县检察院第一检察部检察官倪华忠感激地说道。

image.png

皮夹子里的小卡片

“没想到一张小卡片帮我讨回拖欠的三万元工资了”,回想起当时办理的一起控告申诉案,信访人斯郎某某的话还回荡在耳边,“作为检察官,尤其是从事控告申诉的检察官,我们必须要将心比心办好每一件案件,以‘如我在诉’的精神为来电来访群众解法结、解心结,把群众合法合理的利益诉求解决好”,第三检察部检察官扎西洛布语重心长地对新进的年青人员说道。

image.png

为进一步提升检察机关为民水平,努力畅通为群众“最后一公里”便民服务渠道,得荣县人民检察院自制“检民联系服务卡”,把“12309”检察服务热线及得荣县人民检察院服务热线号码印刷在卡片上,卡片与身份证等一般证件大小相等,方便群众随身携带。同时,结合送法进乡村、民族团结进家庭工作,向群众发放“检民联系服务卡”2000余份,把检察服务送到群众身边,送到群众家门口,让更多群众需求得到妥善解决,切实把矛盾化解在基层。

广场上的小牌子

围绕“打造检察工作现代化四川样板”这篇文章,得荣县人民检察院始终真抓实干,在服务大局司法为民中实现创新发展。依托智慧检察平台,在全县学校、乡镇、法治广场、人行游步道等区域设置阳光得检服务点68个,创新服务人民群众的能力有了明显的提升。

image.png

通过设置检察便民服务点,无论是傍晚散步的群众、广场上跳舞聊天的群众还是田间地头劳作的群众等都能实现随时随地一键扫码进入得荣检察在线服务平台,方便群众在线选择办理各类法律服务,其中包括控告申诉、公益诉讼线索举报、法律知识学习等,同时还可以进入得荣检察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全方位实时了解检察工作。在线服务平台还设置藏汉双语,真正将检察服务窗口前移,让群众少跑路、不跑路也能享受贴心检察服务。“在群众身边设置检察服务点,一方面既可以方便群众,同时也可以帮助我们发现案件线索,拓宽案件来源,前不久我院办理的一起涉及我县部分超市、商店未设置‘禁止向未成年人销售烟酒’标识及个别商铺在学校周边50米红线内销售烟酒的公益诉讼案件线索就源于在线服务平台”“群众的一张图片、几句留言很有可能就是一个案件线索,公共利益需要大家来共同守护”,倪华忠检察官说。

“亲戚”家里的检察长

“您最近生活怎么样”“有什么困难吗”这是得荣县人民检察院向巴根戈检察长对联谊“亲戚”说的最多的话。自全州上下一体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民族团结进家庭”实践行动以来,向巴根戈检察长隔三差五就会去“亲戚”家里看望或者电话问候“亲戚”生活情况,急“亲戚”之所急,忧“亲戚”之所忧,解“亲戚”之所难。在一次的拉家常中,向巴根戈检察长从“亲戚”口中了解到其生活中的一件忧心事,希望检察院能帮助解决。在认真了解核查完具体情况后,向巴根戈检察长当即决定带头包案,立即展开相关工作,最后通过法律途径成功帮助“亲戚”解决了忧心事。原来,“亲戚”罗绒某某之前在向一工程老板廖某某售卖木方条时,一直未收到6400元的货款,经多次催要、调解未果,遂由县检察院支持起诉,最终县法院判决廖某某按合同约定支付6400元货款,罗绒某某如愿拿到了货款。

image.png

此外,检察长还深入全县10乡镇,带头接访群众,带头包案,带案下访,开展法治宣传等,延伸司法为民触角,切实把人民群众“急难愁盼”解决在“家门口”。

通过发放“检民联系服务卡”、设置检察在线服务平台、检察长带头接访等,收集线索41条,成功办理公益诉讼、司法救助、控告申诉案件等37件,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22件,真正把好事实事做到群众的心坎上。(杨丹)


责任编辑:王思婷

新闻总署国登2012-F00075847号· 知识产权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连续出版物刊号 川KXO1-093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 川B2-20191090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川网文【2019】5415-440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川字第00217号

出版物许可证 新出发字第510105010299号 · 川文旅审函【2019】886号 · 川新广审批准字【2017】335号 · 川法学文研批字【2015】012号 · 川法文批字【2019】009号 · 川新广批函字【2016】30号

国家商标局受理第23862702号 · 网络安全资格认证第23955号 · 省法治文化研究会融媒体中心负责技术、维护和管理

蜀ICP备12029925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87号

本网站(非新闻类)刊发信息不代表主办单位和本网之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网删改·法律顾问:省法治文化研究会专家委(何艳律师)

四川法艺文化传媒 四 川 法 制 网版权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scfz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移动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