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甘孜县城的大街小巷,你可以看到这样的小车摊位,人们在闲暇之时会围坐在这里吃凉粉,甘孜的凉粉以豌豆淀粉制作而成,因口味纯正、风味地道而家喻户晓,深受人们的喜爱,在这暖春里,有了美味的凉粉作伴,仿佛也会变得更温暖。
记者来到广场旁一位叫舍都家的凉粉摊前,这里的凉粉味道十分爽口,每天都有很多好吃嘴前来光顾。看着忙碌的舍都,谁能想到,两年前她还是一名贫困户,如今在政府的扶持和自己的努力下,靠自己的手艺,经营特色凉粉,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在2019年还被评为“全省脱贫致富榜样”。一位长期在舍都家吃凉粉的忠实吃货告诉记者:“我平时都很喜欢吃凉粉,我觉得在甘孜县里面这家的凉粉是最好吃的,我每天几乎中午来这吃一碗凉粉,回去的时候带一点回去,我朋友也很喜欢吃,他们都说这边好吃。 ”
舍都是斯俄乡也伦村人,2014年被纳入贫困户,一家四口人,两个孩子都在读小学,全家收入就靠不到10亩的地。家徒四壁,一家人一直在贫困线上挣扎。
【正文】在一次驻村队进村入户时,第一书记周杰来到舍都家,了解到舍都有制作凉粉的手艺,【采访第一书记:周杰:我们驻也伦村驻村工作队在入户走访的过程中了解到白苏一家具备一定的凉粉制作的技能,但是由于口味各方面的问题,这几年虽然一直再县城里面卖,但是效益始终不是很好,我们驻村工作队和白苏一家坐下来商谈这个事情,我们自己也进行了品尝,确实口味上和其他生意比较好的比起来还有一定的差距,我们就共同来商谈,从这个口味的改进、环境卫生这方面来着手,通过不断是试验,口味比较的符合我们大众的口味需求。】这一次真正解决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难题。
【正文】舍都为人勤劳老实,一家人总说,成为贫困户并不是一件多么光荣的事情,现在党和国家的政策好,我们普通老百姓更应该自力更生,不能在家坐享其成,在脱贫的路上,舍都一家始终没有停下致富的脚步,到2015年退出了贫困户,但‘脱贫不脱政策’多项举措让扶贫工作真正成为了造血。【采访:舍都丈夫白苏:从2014年我家被纳入贫困户,国家也帮助了很多,后来自己想想每次都不能光靠国家,然后我就想到了卖凉粉,现在生意一天比一天好,我也相信会越来越好。】
【正文】如今,舍都的凉粉生意开始日渐红火,舍都的丈夫白苏告诉我们:“这里卖凉粉赚的都是辛苦钱,我们十二点卖完凉粉,回家后就开始准备第二天凉粉的材料,准备到六七点,凌晨4点起来又开始准备制作凉粉,制作完9点左右到这里(县城凉粉摊)。”【采访:舍都:我在这里卖凉粉,夏天可以卖出20盆,冬天可以卖出8、9盆,如今生意越来越好,中午十二点就卖完,吃的人也越来越多了,今后主要就是想把卫生和调料做的越来越好,让更多人来光顾。】舍都一家靠勤劳的双手和忠厚善良的人品,制作的凉粉在甘孜销售火爆,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孩子们上学的费用再也不用愁,如今又修建了新房,生活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自己富起来也忘不了村民,舍都制作所需的凉粉都是从自己村里收购的,不仅对自己有益,也能带动整个村群众的收入。
土屋一去不复返,新房盖来如一梦,舍都一家人如今在精准扶贫的道路上收获了满满的幸福。第一书记周杰在交谈说说到:“今年三月份以来,舍都家凉粉效益蒸蒸日上,初步的测算,舍都一家通过销售凉粉总收入已经达到十万元左右,这让家里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所以他们现在也正在投资进行房屋的改扩建,大家也看到我们这个房屋修得很漂亮,他们一家是奔着小康家庭去了。”
【正文】舍都一家作为祖国繁荣昌盛的亲历者,也是甘孜发展进步的亲历者,她深知,没有国家的好政策,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她想要更加努力让自己生意更红火,还要带动村子的村民们脱贫致富,对于未来,舍都有了更多地打算。
记者手记:【精神扶贫让贫困群众看到了曙光,有效激发了贫困户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避免了等靠要思想,让贫困群众的生活有了彻底的改变,生活条件有了改善,舍都的例子充分说明了只要肯干,一定能够拔掉穷根子,走向脱贫致富的道路。】 (李雪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