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送暖,桃李争艳,正值教研工作蓬勃开展之际,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创新,探索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在铸魂育人方面的实践路径,4月9日至10日,仪陇县教科室在仪陇中学举办了初中道德与法治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此次活动吸引了众多教育工作者的关注,为仪陇县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本次竞赛分为两个阶段:资料评审(包括教学课件、教学设计、任务单)和微格课评比;优质课展示。
4月9日上午,来自全县各片区的12位优秀教师以无生授课的形式展开激烈角逐。参赛教师们精心设计教学活动,以情境创设为线索,灵活运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方法,充分展现了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和深厚的学科素养。他们或是引经据典诠释传统美德,或是以案说法剖析法律知识,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更强调价值的引领,为现场观众呈现了12节各具特色、精彩纷呈的优质课例。
4月9日下午至4月10日上午,6堂优质课精彩上演,展评环节亮点频现。
仪陇中学邓强老师与实验学校明媚老师围绕“犯罪与刑罚”课题展开同课异构。邓强老师通过案例分析,加深学生的法治观念,并设计“我是小法官”活动,让学生模拟案件审理,丰富法律实践经验,激发学习兴趣。明媚老师则充分挖掘课本材料,结合时事热点,将法律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两位老师创新运用多元教学手段,让学生积极参与并精准掌握知识,充分展现了新课标下法治教育的实效性。
南图实验学校吴雨红老师、新政初中毛丹老师、立山中学汪潇老师以及马鞍中学刘晓勤老师共同聚焦“做中华传统美德的践行者”主题,呈现出精彩且富有深度的课堂教学。吴雨红老师创新课堂互动形式,提升趣味性;毛丹老师将“两德精神”融入课堂,引导学生传承和弘扬仪陇本地的美德;汪潇老师通过生活化情境设计,引发学生情感共鸣;刘晓勤老师结合实践任务,深化学生对美德的理解与践行。四位教师立足学科核心素养,巧妙将传统美德教育融入教学,展现出扎实的专业功底和卓越的教学智慧 。
评委代表蔡雪斌对12堂微格课进行了细致点评。每堂微格课结束后,他从课前预习、材料选择、任务设计、学生展示以及情感升华等方面及时反馈,帮助选手明确课堂亮点与不足。蔡老师提到,12位老师在课前预习环节引导到位,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材料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富有教育意义;任务设计兼具层次性与挑战性,助力学生思考成长;学生展示环节,老师们给予充足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成为课堂主角;情感升华方面,巧妙引导让学生深刻体会传统美德的价值,激发了学生传承和弘扬美德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蔡老师的点评深入浅出,为今后教学提供了宝贵建议。
仪陇县进修学校副校长、仪陇县道德与法治工作室主持人李光琼对12堂微格课和6堂优质课进行总评。她指出,此次赛课采用无生课堂与有生课堂相结合的形式,既传承传统又勇于创新,是一大亮点;三年课改成果显著,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强调合作探究、自学互动,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同时,李老师从课件制作、教学设计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详尽且中肯的评价。她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教师要通过多种形式将思政课讲深、讲透、讲活,让学生从内心热爱家庭、学校、党和祖国,这是每一位思政课教师的重要使命。
仪陇县教科所主任张晓玲发表总结讲话。她表示,在本次教学研讨活动中,深切感受到教师们对课程标准的深刻理解和在教学实践中的创新应用。12堂微格课和6堂优质课彰显了教师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和对教学艺术的执着追求。张主任强调,此次活动为教师提供了交流平台,促进了相互借鉴、共同成长,为仪陇县教育事业注入了智慧与活力。她期望教师们保持热情与创新精神,持续提升专业素养,为学生全面发展筑牢根基。
本次初中道德与法治竞教活动为教师搭建了展示与交流的平台,有效促进了教学理念与方法的创新。参赛教师凭借扎实的专业素养和生动的课堂设计,展现了学科育人的深度与温度。评委的精准点评和参会教师的积极研讨,进一步明确了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方向。活动不仅提升了教师的业务能力,更强化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学校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深化教学改革,推动道德与法治课程高质量发展,为培养新时代合格公民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