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市实现秒级地震预警的背后,少不了他。”“他工作细致、讲方法,擅长主动创新……”近日,在内江市应急管理局说起自然灾害救援科的伍长洪同志,该局领导和同事纷纷竖起了大拇指。
伍长洪(右一)检查隆昌市地质灾害自动化预警监测站运行情况
2005年,伍长洪从部队转业到地方应急系统,2019年机构改革时,进入市应急管理局负责自然灾害救援科工作。他发扬勤学好问、敢拼敢干的精神,很快从一名自然灾害救援“新兵”,成长为不可或缺的专业能手。
在实际调研中,伍长洪发现,内江及周边地区最主要的发震构造为分布在西部的威远背斜。该背斜长轴长约60公里,在威远背斜构造核部发育有北东向断裂,这些断裂与褶皱之间有较为复杂的关系,控制着川南地区中强地震的发生。
“由于内江及周边地区的断层切割深度有限,地层岩石强度不大,难以集聚更多的构造应力,其实发震能力是有限的。”伍长洪告诉记者,截至目前,2019年威远5.4级地震就是内江境内有历史记载以来的最高震级地震。对比邻区(宜宾、泸州)历史地震情况,2019年长宁6.0级地震和2021年泸县6.0级地震应代表了内江及周边区域地震活动水平上限。
尽管如此,地震对震中及附近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危害仍然是巨大的。为尽快实现提前预警地震,伍长洪不断推进预警项目建设进度。在他的敦促下,2020年,内江在全省率先完成12个一般站、4个基准站、6个基本站建设,让内江市实现秒级地震预警。
地震台建设完成后合影
他还积极对接省地震局,争取省级防震减灾转移支付资金33万元,完成内江市防震减灾视频会商系统建设,确保地震监测预警、震情会商研判和地震应急指挥等充分发挥作用。
伍长洪认为,宣传示范是让更多群众了解防震减灾知识的重要途径。为此,他积极推动科普示范创建工作,认真研究创建细则,加班加点审核申报资料,成功创建国家综合减灾示范区3个,国家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1所、省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3所,市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13所。同时,全力推动应急避难场所规范化建设,利用现有公园、广场、体育场等公共场所新建(改建)应急避难场所54个、123.7万平方米,可容纳61.8万人临时避难。
“对于避险减灾来说,每一秒都十分宝贵。”伍长洪主动走出去学习了解相关先进知识技术,并引进内江。2021年,他向市委、市政府建议,与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成立地震预警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内江分中心,建立涵盖“天-空-地-地下”近30种数据源,为地震、气象、地质灾害、城市防汛、森林火灾等多灾种提供监测预警。
在伍长洪带领下,在地震防范应对工作中,内江市应急管理局连续两年获全省市级防震减灾工作主管部门综合考核第三名、全省政务信息工作先进单位,全省应急服务优秀单位。他个人获得三等功1次、县级表彰5次、市级表彰7次、省级表彰5次。
伍长洪表示,曾经的辉煌只能代表过去,今后还需继续努力,将继续严于律己、实干苦干,为内江防震减灾工作取得更大成效贡献力量。(蒋小琴 高 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