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内江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本轮疫情第十场新闻发布会,通报最新疫情形势和防控工作进展。
新闻发布会现场
据通报,9月20日0—24时,内江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9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8例,另有既往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2例。近两日,内江陆续下调27个高风险区和8个中风险区等级。
截至目前,全市现有高风险区70个,中风险区30个。通过全市10轮全员核酸检测,从9月14日起阳性感染者检出数量持续下降,近3天没有发现社会面阳性感染者,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果。为落实分级分类、科学精准防控要求,按照“梯次解封、解封不解防”的原则,经省、市专家综合研判,从9月21日12时起,市中区、东兴区、内江经开区、内江高新区将梯次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
高风险区继续执行“足不出户、上门服务”,中风险区执行“人不出区、错峰取物”管控措施。高中风险区因紧急就医确需外出的,由120专车或区指挥部安排的“高中风险区专用车”标识车辆“点对点”闭环转运。
低风险区人员可在管理片区内活动,继续严格实行交通管控,除持通行证车辆、承担城市运行保障和应急任务特种车辆外,其他车辆暂不上路通行。人员外出时,须提供连续3次及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健康码绿码;对因就医需跨片区流动的,由村(社区)出具一次性人员和车辆通行证明;对因上学、就医等原因确需离内的,持24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健康码绿码、村(社区)一次性证明通行。
“目前,内江市正处于向常态化疫情防控转换的关键阶段,必须保持紧张有序状态,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坚决守牢来之不易的抗疫成果。”内江市应对疫情应急指挥部副指挥长、市卫健委主任阮履强呼吁,广大市民朋友要尽量减少非必要流动和外出活动,不扎堆、不串门、不聚会、不组织集体活动,红事不办、宴会不办、白事简办。进出小区和公共场所时,要做好个人防护,配合测量体温、查验健康码、行程卡和48小时内核酸检测证明。一旦出现发热、咳嗽、流鼻涕等症状应做好个人防护,立即到就近发热门诊就诊。要严格落实核酸检测,高中风险区居民按村(社区)通知,分时段有序参加核酸检测;低风险区居民至少隔日完成1次全员核酸检测。各行业(单位)、经营者要强化主体责任,严格执行疫情防控各项工作要求,落实“一扫三查”(扫场所码、查健康码、查行程卡、查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督促从业人员规范开展核酸检测和健康监测,坚决防范疫情反弹风险。
社会面清零不代表彻底解封 仍需加强防范
“社会面清零”是已阻断病毒社区传播风险的关键指标。
据悉,通过全市10轮全员核酸检测,从9月14日起阳性感染者检出数量持续下降,近3天没有发现社会面阳性感染者,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果。
市应对疫情应急指挥部副指挥长、市卫健委主任阮履强在新闻发布会上解释,“社会面清零”是针对疫情的社区传播来说的,指除集中隔离人员、居家隔离人员、高风险区居民、闭环管理重点管控人群之外的人员中没有新增阳性感染者,相当于社会面是安全的,如果连续3天没有在非管控人员中检出阳性感染者,就可以称为“社会面清零”。“社会面清零”说明已经初步阻断了新冠疫情的社区传播,是逐步“解封”的一个前提条件。近3天,内江市仍有新增本土确诊病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但都是在管控人员中发现的,不属于社会面上的疫情。“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实现‘社会面清零’后,不代表彻底解封,广大市民仍需加强防范,主动、自觉地落实核酸检测、健康监测等措施,防止疫情出现反弹。即便解封,也要做到解封不解防,持续巩固疫情防控成果。”
内江市疫情防控专家提醒市民坚持做好这5点
9月21日12时起,市中区、东兴区、内江经开区、内江高新区将逐步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高中风险区逐步调整降级,市民将陆续恢复正常生产生活。
“但‘解封’不等于‘解防’。”市应对疫情应急指挥部疫情防控专家组组长、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徐勇在当天召开的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提醒,截至9月20日24时,内江市仍有高风险地区70个,中风险地区30个。广大市民朋友要切实增强防疫意识、落实防疫措施、遵守防疫要求、配合防疫管理,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建议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减少流动不聚集。根据内江市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的公告,目前四区划分为三类区域进行管理,一类是高风险区,身处其中的居民仍然实行“足不出户,上门服务”;二类是中风险区,身处其中的居民实行“足不出区,错峰取物”;三类是各区根据风险,将低风险区划分为若干网格,实行“足不出格,有序流动”。
二是按要求参加核酸检测。核酸检测是早发现的有效手段,因此,请广大市民朋友遵守规定,不跨区域流动,不聚集,务必根据社区(村)统一安排,有序接受核酸检测。对于自本轮疫情以来未开展核酸检测的人员,一经发现,一律实行7天自费集中隔离。
三是科学佩戴口罩。养成佩戴口罩的习惯,尤其是进入人员较为密集或通风不良的场所,要规范佩戴口罩,让口罩紧贴面部、遮住口鼻。
四是保持社交安全距离。减少前往人群密集或相对密闭的场所,在公共场所内自觉与他人保持社交距离,尤其是避免与呼吸道症状的人员近距离接触。
五是做好健康监测。如出现发热、咳嗽、乏力等症状,要佩戴N95口罩,及时前往发热门诊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