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网
法治文化研究会

隆昌市人民医院成功开展首例“经皮房间隔缺损封堵术”

来源:隆昌市人民医院 作者:张向敏 刘旭 发布时间:2025-01-16 16:01:23

86.jpg

“心脏里面缺损了一块,有个洞,怎么办?”

“把它堵上!”

近日,隆昌市人民医院在医疗技术上再次取得重大突破!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诸波教授的指导下,心血管内科副主任王宇带领科室介入团队,成功开展隆昌首例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实现了该技术上“零”的突破,标志着医院在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领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病情回顾

现年52岁的患者马某活动时自觉心累、气短7个月,休息后能自行缓解,未引起重视,后感觉症状逐渐加重,到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门诊就诊,行经食道心脏超声提示: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继发孔-中央型)、房水平左向右分流,建议行介入封堵治疗。患者考虑到外地治疗不方便,便回到隆昌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门诊就诊,王宇仔细分析患者心脏彩超结果,有明确介入封堵治疗适应症,结果仍建议行介入封堵手术,医院可请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专家到院指导手术,经患者及家属同意后办理住院。

入院后,患者完善各项术前检查,心电图提示:心房扑动,主治医师耿志刚结合患者病史及手术需要,给予胺碘酮治疗,成功将房扑心律转成窦性心律。为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心血管内科团队进行全科讨论,王宇与诸波教授就手术相关问题进行深入地分析和研究,制定周密的手术方案,并与患者及家属详细沟通,缓解紧张情绪,次日手术。

手术当日,心血管介入团队在诸波教授的指导及功能检查科副主任陈培德的协助下,选择患者右侧股静脉进行穿刺,依据超声结果选取尺寸合适的房间隔缺损封堵器,在床旁心脏彩超以及DSA双重引导下,顺利将封堵器送至房间隔缺损处,缓慢推出封堵器左房侧盘面,使封堵器腰部卡在缺损处,再推出右房侧面盘,调整封堵器位置,心脏彩超提示封堵器位置固定在位,无明显残余分流,行牵拉试验后,封堵器能承受牵拉力度,固定良好,释放封堵器,心脏彩超提示封堵器位置依然固定在位,无残余分流,未见心包积液,退出鞘管,弹力绷带加压包扎穿刺点。术中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无房室传导阻滞,2小时后,手术顺利完成。术后心血管内科团队严密观察患者穿刺点情况及生命体征,无任何并发症发生,3日后治愈出院。

此例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成功开展,是医院一个崭新的开始,接下来,医院将不断创新医疗技术,为心脏病患者带来更多健康和希望。

 

科普时间

1什么是房间隔缺损?

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 ASD)是指在胚胎发育过程中,房间隔的发生、吸收和融合出现异常,导致左、右心房之间存在血流交通的一种心脏畸形,ASD 占活产婴儿的0.88%至1.00%,多见于女性,是先天性心脏病最常见的类型之一。

2房间隔缺损分型有哪些?

根据胚胎学发病机制和解剖学特点,ASD通常分为继发孔型ASD(约80%)、原发孔型ASD(约15%)、静脉窦型ASD(约5%)和冠状静脉窦型ASD(<1%)4种类型。ASD均可以通过外科手术闭合,其中约80%继发孔型ASD可以通过经皮介入封堵治疗。

3房间隔缺损的症状?

大多数ASD患者儿童期一般无症状,多数患者到了青春期后因心脏杂音或心电图等表现异常而通过超声心动图确诊。显著的左向右分流导致右心室容量负荷过重和肺血流量增加,最终导致肺动脉高压、右心衰竭并出现疲劳和运动不耐受等临床表现。

4什么是房间隔缺损封堵术?

是采用经股静脉穿刺的方法,将封堵器送入心房,补贴固定在房间隔缺损处,阻断房水平左向右分流,恢复正常血液循环途径,房间隔缺损封堵器是一个专门设计的用来封闭房间隔缺损的器械,医生会针对特殊的房间隔缺损选择合适的封堵器,被选择的封堵器将会经导管植入到缺损位置且永久地留在缺损位置处,是目前治疗房缺最主要的治疗手段。

5房间隔缺损患者应尽早手术的必要性?

近25%未治疗的ASD患者在27岁之前死亡,90%在60岁之前死亡。即使是手术修复的ASD患者,在25岁之后进行手术,与年龄和性别匹配的对照人群相比,其存活率也可能降低;而40岁之后手术者,虽然手术可减少心力衰竭发作、延长寿命,但不能降低心房颤动的发生率及由此带来的血栓栓塞风险,因此,对于成人ASD患者,只要超声心动图检查有右心室容量负荷升高的证据,不管有无症状,均应尽早关闭ASD。

6经皮封堵术的优点?

在临床实践中,外科手术与经皮封堵术治疗继发孔型ASD均有优良的远期效果,但经皮封堵术对左、右心室功能的负面影响较小、住院时间短、感染率低、并发症少、总费用低等优点,随着介入器材和导管技术的进步,经皮ASD封堵术死亡发生率接近零,严重并发症发生率<1%,目前已成为解剖条件合适的继发孔型ASD的首选治疗方式。(张向敏 刘旭)

 


责任编辑:梦雪

新闻总署国登2012-F00075847号· 知识产权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连续出版物刊号 川KXO1-093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 川B2-20191090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川网文【2019】5415-440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川字第00217号

出版物许可证 新出发字第510105010299号 · 川文旅审函【2019】886号 · 川新广审批准字【2017】335号 · 川法学文研批字【2015】012号 · 川法文批字【2019】009号 · 川新广批函字【2016】30号

国家商标局受理第23862702号 · 网络安全资格认证第23955号 · 省法治文化研究会融媒体中心负责技术、维护和管理

蜀ICP备12029925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87号

本网站(非新闻类)刊发信息不代表主办单位和本网之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网删改·法律顾问:省法治文化研究会专家委(何艳律师)

四川法艺文化传媒 四 川 法 制 网版权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scfz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移动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