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网
法治文化研究会

纳溪区检察院推进党建“强力工程” 打造过硬检察队伍

来源:纳溪区检察院 作者:周超银 汪禹希 发布时间:2020-11-17 14:40:10

近年来,纳溪区检察院党组创新思维,积极推进机关党建“强力工程”,不断提升机关党委的领导力、党支部的凝聚力和党内政治生活的影响力,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紧紧围绕纳溪发展大局,坚持聚焦短板重自强,把政治立检放在第一位,统筹抓好本领强检、纪律束检、文化兴检,全面提升检察队伍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建设,有力推动了各项检察工作纵深推进。

目标引领,激发动力,提振奋斗精神

坚持聚焦短板,以思路引领行动。面对当前检察工作多重改革叠加的新挑战,该院党组高点定位、自我加压,围绕“三严三实”“两学一做”“四对照四提升 做忠诚卫士”专题教育“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等,自主开展“守纪律讲规矩、争做模范纳检人”活动,制定意识形态工作实施方案等系列制度,采取分类“学”、表率“讲”,以“赛”“评”“督”促学,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等,不断强化检察人员理论武装,坚定“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未发生检察人员违规擅发言论事件。

强化制度约束,以实绩检验干部。坚持以“管权、管案、管人”为重点,建立干警目标绩效考核、“纳检之星”评定办法等机制,形成《管理手册》,构建起岗位职责、案件管理、工作规范、监督问责、绩效考核五个管理体系。在制度执行上,针对“做好做坏一个样”的管理顽疾,以市院和地方绩效考核为抓手,构建起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体系与激励约束机制,突出一个“严”字,强调一个“宽”字,融合制度运作的“严肃性”“规范性”“灵活性”和“人文性”,取得了制度管人治事的良好效果。

加强能力建设,以先进带动整体。该院始终把培养、宣传、推广先进典型作为推动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一是深化“纳爱”品牌,在区委、区政府的支持下,打造并推动构建以“纳爱”基地为中心的“纳爱”全覆盖体系,主动回应人民群众对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工作的新要求,实现全区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工作全覆盖。二是立足保障和改善民生、增加民生福祉,运用现代科技,打造“流动检察室(车)”“检村通”远程视频系统,配合派驻检察室、4个特色检察工作站,以“定点+巡回”模式,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建设“百姓家门口的检察院”,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先进基层检察院”“守望正义——群众最满意的基层检察院”提名奖等省级以上集体荣誉20余项,逐步形成了系统有典型、院内有模范、岗位有标兵的争先创优浓厚氛围。

打造平台,提升能力,锤炼过硬本领

依托科技检察平台,提升高效办案能力。一是依托计算机网络技术、远程音视频设备和科技法庭,建成远程三方庭审系统,开展智慧公诉,有效推动“疑难案件精细办、轻刑案件高效办”。2018年被确定为全国、全省智慧公诉试点院,工作经验在全省作交流,工作成效录入《智慧检察—四川省检察机关推进试点工作纪实》专题片。二是在法律监督信息平台的基础上,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研发公益诉讼辅助办案系统,通过线索智能化分配与处理、案件要素自动抽取,筛选责任主体和行政主体,提供立案建议。建立从线索发现至案件办理结束的全业务流程闭环,自动匹配类案进行推送,提高办案质效。2018年参加“全国检察机关科技成果展”“全省智慧检察成果展”得到最高检领导的肯定。

依托教育培训平台,提升检察业务能力。坚持继承传统和改革创新相结合,因地、因事、因时制宜,不断丰富完善培训方式。以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队伍为方向,大力实施庭审评议、公诉沙龙、在职研究生教育、异地交流学习等工作,与西南政法大学、四川警察学院开展检校共建,设立科研教学实践点2个,认真抓好队伍实战实训工作,努力解决“本领恐慌”等问题,2018年以来组织教育培训1000余人次,连续组织干警到北京、上海开展异地交流学习和到检察官学院(沙河校区)开展教育培训,其中9名干警取得研究生学历,涌现出“万名侦防能手”、全省十大法治人物、感动四川检察十大人物、全省民行业务标兵、全省未检业务标兵等业务能手、先进个人60余人次。

依托检察宣传平台,提升舆论引导能力。加强检察公共关系建设,定期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加“检察开放日”,开放手机短彩信平台,定期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群众推送检察工作信息。创新监督载体,运用“互联网+”思维打造检务公开全面化、即时化、便捷化的新媒体矩阵,依托检察门户网站、两微一端、案件信息公开系统等新兴媒体积极抢占宣传主阵地,及时传递检察正能量。

严管厚爱,积蓄内力,营造良好氛围

加强作风建设,提升队伍战斗力。创新开展执纪监督问责工作,从预防、监督、惩处、防控等四个层面,采取强化三项内容、运行六项制度、落实两项措施、建立一套机制的“3621”工作法;积极探索构建以风险防控提醒卡、苗头防控警示卡、违纪防控纠错卡为内容的“三防三卡”机制,从严治检举措得到上级院高度评价,创新工作获市院推广,相关工作经验被最高检转发。

注重人文关怀,激发队伍凝聚力。坚持从优待检,努力在政策允许范围内最大限度提高干警政治待遇、工作待遇和生活待遇。提高后勤服务水平,改善自助餐;每年组织干警体检,坚持走访慰问困难干警,积极帮助干警解决爱人工作调动、子女入学就业等实际问题,让干警从内心深处感受到组织的温暖,努力营造拴心留人的浓厚氛围,队伍凝聚力得到极大提高。全面加强机关党的建设,打造“六有”标准化党员活动室,开展服务型、务实型、创新型、学习型特色党支部建设,认真落实“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班子成员双重组织生活等制度,丰富每月20日“固定党日”活动,完善领导干部带头讲党课等制度,机关党委被评为“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

突出文化浸润,深化队伍向心力。始终把检察文化建设作为基层院建设的灵魂工程,积极深化“进取、理性、规范、和谐”的建院理念,以“忠诚尽责、百折不挠的护国精神;形端影直、谦抑平和的翠竹精神;众志成城、开拓创新的纤夫精神为内容的“纳检精神”,丰富“谋勤政、明辨法、和恒四方民”的机关楼道文化,推动检察文化建设内涵式发展,于方寸之间,点滴之处润检于无声,充分发挥文化对检察队伍的引领作用。

(周超银  汪禹希)

责任编辑:向芷漫

新闻总署国登2012-F00075847号· 知识产权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连续出版物刊号 川KXO1-093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 川B2-20191090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川网文【2019】5415-440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川字第00217号

出版物许可证 新出发字第510105010299号 · 川文旅审函【2019】886号 · 川新广审批准字【2017】335号 · 川法学文研批字【2015】012号 · 川法文批字【2019】009号 · 川新广批函字【2016】30号

国家商标局受理第23862702号 · 网络安全资格认证第23955号 · 省法治文化研究会融媒体中心负责技术、维护和管理

蜀ICP备12029925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87号

本网站(非新闻类)刊发信息不代表主办单位和本网之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网删改·法律顾问:省法治文化研究会专家委(何艳律师)

四川法艺文化传媒 四 川 法 制 网版权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scfz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移动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