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第四届航空特色学校工作能力提升研讨会上,四川省邻水县第三小学荣获“全国航空特色学校”称号,成为县域基础教育特色化发展的新典范。校长黄成华在授牌仪式后表示,这一荣誉既是对学校航空教育成果的肯定,更标志着县域学校在素质教育创新方面取得重要突破邻水县第三小学构建了贯穿六个年级的航空特色课程体系,形成了“认知-实践-创新”的递进式培养模式。低年级学生通过“认、画、折、飞”四步曲建立航空认知;中年级开设《航模制作与飞行》《模拟飞行》等实践课程;高年级则进阶到《编程无人机》《足球无人机对抗》等创新课程。目前,学校已开发12门航空特色校本课程,实现85%的学生参与航空项目学习。
面对专业师资短缺的难题,学校创新师资培养模式:组织美术教师参加中国航空学会专业培训实现转型;与重庆高校共建实训基地引入专业人才;聘请航空企业工程师担任校外辅导员。这种“内培外引”的模式成效显著,教师团队已获得15项“全国优秀辅导员”称号,教研组研发的“多任务仓四旋翼飞行器”更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邻水县第三小学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培养理念,近年来在各级赛事中屡创佳绩:在全国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教育竞赛中获得6项大奖;在四川省青少年无人机大赛中累计斩获80个奖项;师生在全国无人机创新挑战赛中获奖48项。特别是在2024年全国少年军校运动会上,学生们的精彩表现更获得央视体育频道的宣传。
在仅15亩的校园里,学校通过“金角银边”改造计划,将闲置空间转化为特色教学场所:废弃食堂变身VR航天体验馆;楼顶空地改造为无人机编程教室;建成7大航空主题功能室。同时配备歼-20模拟器、神舟飞船VR设备等先进教具,打造出“现实+虚拟"的立体学习空间。每年举办的航空科技节吸引3000余组家庭参与,形成了家校社协同育人的良好生态。
获得“全国航空特色学校”称号后,学校正着手筹建川东北青少年航空研学基地,计划三年内培养500名航空科技特长生。黄成华校长表示,学校将继续深化航空特色教育,为县域学校特色发展探索新路,为国家航空事业培养更多后备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