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网
法治文化研究会

邻水县坛同中学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

来源:邻水县坛同中学 作者:谭显强 商春燕 发布时间:2024-12-20 14:02:52

为充分发挥家校共育的作用,加强学校与家庭、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密切联系,增进学校与家长之间的信任与了解,真正达到家校携手、共同育人的目的,12月19日,邻水县坛同中学开展了“家校携手 共赴成长”的家长开放日活动。

晨曦微露,家长们便满怀期待,如约而至,在寒意正浓的校园里,开启了本次“家长开放日”活动之旅。家长们走进学校,见证管理;走进教室,关注课堂;走进食堂,共尝美食;走近孩子,共历成长。全方位、多角度、零距离地融入校园生活,了解学校的教育教学情况,了解孩子们的点滴成长。

图片 4.png

首先,家长们在学生会志愿者的引导下,在签到册上签名并领取活动手册。然后大家移步来到通慧楼前的书画作品展区,观赏孩子们的学习成果。一幅幅精美的书画作品,或工笔细描,或写意挥洒,展现出孩子们扎实的学习功底和丰富的想象力;一件件创意十足的科技作品,凝聚着孩子们对科学世界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家长们纷纷竖起大拇指,啧啧称赞。

图片 6.png

接着,食堂管理员带领家长代表及膳食家委会成员参观学校厨房、储藏室、餐具消毒区等,介绍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原材料采购渠道、食品加工流程等,让家长全面了解学校的后勤服务工作。

图片 7.png

课堂上,家长跟随孩子的脚步,走进了他们的日常学习场景。家长们坐在教室后排,认真观察着孩子们的课堂表现,亲眼见证了孩子们在课堂上的专注与投入,感受了老师们循循善诱的教学风采。孩子们或积极举手发言,或认真记录笔记。看到孩子们在这样积极活跃的学习氛围中成长,家长们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课后家长们纷纷表示,通过这次听课,更加了解了老师们的辛勤付出,也感受到了学校教育的魅力。

图片 12.png

阳光大课间,家长们来到操场边观看了学生活动。操场上,同学们身姿矫健,精神抖擞,队列整齐,他们喊着响亮的口号,迈着整齐的步伐在操场上跑步,全面展现了坛中学子良好的精神风貌和青春活力。家长们在一旁驻足观看,眼中满是欣慰与自豪。课间活动锻炼了孩子们的体魄,培养了他们的纪律意识和团队精神,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让家长们纷纷点头称赞。

图片 15.png

声声细语暖人心,一言一语总关情。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冯亮同志在家长座谈会上对各位家长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就学校的教育理念、师资力量、特色课程、设备设施、管理体制、学校今后的工作重点等方面向家长作了汇报。他还强调了家校共育对孩子成长的关键作用,希望通过此次活动,家长能更深入地了解学校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模式,共同为孩子们打造优质的成长环境,助力他们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扬帆起航。冯校长还对家长们关心的教育热点问题进行了解答,并认真听取了家长们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同时,班主任及任课老师就孩子们的学习情况、性格特点等方面与家长们进行了深入的沟通与交流。老师们耐心解答家长的疑问,共同探讨促进孩子全面发展的有效策略。这种面对面的交流方式,让家校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合作更加顺畅。

图片 17.png

座谈会后,家长们一同前往食堂,共享温馨的午餐时光。餐厅里,饭菜热气腾腾,香气四溢。家长们仔细了解了学校的用餐制度和学生的饮食情况,并亲口品尝了食堂精心准备的午餐,他们对学校丰富多样、营养均衡的餐食安排表示认可,对孩子们在这样舒适的环境学习生活完全放心。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家校之间的距离更近了一步,彼此的交流与互动也更加融洽。

活动的最后,家长们认真填写了家长问卷。对本次家长开放日活动进行了全面的评价和反馈。他们在问卷中写道:“这次开放日活动让我们看到了学校的用心与努力,也让我们更加放心地把孩子交给学校。希望学校今后能多举办这样的活动,让我们有更多机会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中来。”一份份问卷,承载着家长们对学校工作的认可与期待,也为学校进一步改进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

同心同向助成长,家校共赴育英才。此次家长开放日活动,不仅增进了家长对学校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及学生日常生活的了解,也搭建起了家校合作的新桥梁,共同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坛同中学将继续秉承开放、透明的原则,携手家长,共创孩子们美好的未来。


责任编辑:崔婷

新闻总署国登2012-F00075847号· 知识产权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连续出版物刊号 川KXO1-093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 川B2-20191090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川网文【2019】5415-440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川字第00217号

出版物许可证 新出发字第510105010299号 · 川文旅审函【2019】886号 · 川新广审批准字【2017】335号 · 川法学文研批字【2015】012号 · 川法文批字【2019】009号 · 川新广批函字【2016】30号

国家商标局受理第23862702号 · 网络安全资格认证第23955号 · 省法治文化研究会融媒体中心负责技术、维护和管理

蜀ICP备12029925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87号

本网站(非新闻类)刊发信息不代表主办单位和本网之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网删改·法律顾问:省法治文化研究会专家委(何艳律师)

四川法艺文化传媒 四 川 法 制 网版权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scfz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移动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