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网
法治文化研究会

景区“面具侠”露出你的“庐山真面目”

来源:犍为公安 作者:张蕾 王自学 发布时间:2021-03-23 11:10:56

3月21日,犍为县芭沟镇“嘉阳小火车”景区,一条石板小路上,一位颤颤巍巍的老人紧紧地拉着几个年轻民警的手,硬要他们摘下口罩,还执着地追问着他们的名字。

这场景不免令人疑惑,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原来,这位老人姓陈,年近七旬,是芭沟镇本地村民,家就在景区内。陈大爷打从年轻时,就是个古道热肠的人,爱助人、爱办好事的好名声远近皆知,年纪大了也闲不下来,经常拎着撮箕扫帚上街洒洒扫扫,但后来因为身患糖尿病,身子不再爽利,连走路都不便了,有些重活儿就更是力不从心了。

陈大爷家附近的这条石板路,离景区中心有一段距离,但逢旅游旺季的时候,也是人来人往、热闹非凡。石板路经历风风雨雨的侵蚀,布满了青苔,变得潮湿滑腻,最近不少人在这条路上“栽了跟头”,陈大爷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这天,陈大爷趁着景区管委会做大修整的机会,央了工人们帮忙,用电钎子把青苔连着石皮凿去了厚厚的一层,让石板路重焕生机。忙碌的工人们匆匆走了,留下了一地石壳儿,陈大爷拿来家里的扫帚和铁铲,费劲儿地一点一点清理着。

三月,正值小火车景区旺季,犍为县公安局石溪派出所的民警们自觉主动地把周末也切换成了勤务模式,轮流在景区不间断地巡逻执勤。

就在陈大爷默默干着活儿的时候,教导员夏明带着辅警杨川俊桀和胡千君巡到此处,眼看着七旬老人佝偻着身子干着重活,三人赶紧上前询问。一问之下才得知,老人做的不是家务活儿,而是分文不取的热心事儿,三人心里感动非常,赶紧搀着陈大爷坐下休息,接过铲子篼子,就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花了不到一个小时,就把四五篼子渣子清理了出去,一条清清爽爽的青石板路现了出来。

三人归还了工具正要走,陈大爷和路过的本地居民杨大姐却拦着不肯了,非要这几个小伙子摘下口罩,要看看他们长什么模样,要知道他们姓甚名谁,杨大姐还一个劲儿夸着:“只有我们中国警察才会这样办好事!”。教导员夏明笑答:“陈大爷这么大岁数都热心公益,我们既是党员又是警察还是年轻人,就更该义不容辞地干。疫情期间不便除去口罩,就当我们是几个戴着面具,路见不平就铲平的小侠客吧!再说啦,只要是穿着这身制服的人,就都是犍为公安队伍里为民服务的侠客,随时随地为大家解决难事儿、服好务!”

这倒是实话!——犍为公安之所以主动曝光这三位“面具侠”,就是想告诉犍为的父老乡亲们:群众利益无大小,犍为公安热忱为您服务!

(张蕾 王自学)


责任编辑:杨雪娇

新闻总署国登2012-F00075847号· 知识产权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连续出版物刊号 川KXO1-093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 川B2-20191090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川网文【2019】5415-440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川字第00217号

出版物许可证 新出发字第510105010299号 · 川文旅审函【2019】886号 · 川新广审批准字【2017】335号 · 川法学文研批字【2015】012号 · 川法文批字【2019】009号 · 川新广批函字【2016】30号

国家商标局受理第23862702号 · 网络安全资格认证第23955号 · 省法治文化研究会融媒体中心负责技术、维护和管理

蜀ICP备12029925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87号

本网站(非新闻类)刊发信息不代表主办单位和本网之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网删改·法律顾问:省法治文化研究会专家委(何艳律师)

四川法艺文化传媒 四 川 法 制 网版权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scfz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