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网
法治文化研究会

纳溪区法院:被多收取的借款利息,能要回吗?——纳法解读之“不当得利”

来源:泸州市纳溪区人民法院 作者:赵严风 发布时间:2023-11-14 09:42:36

被多收取的借款利息,能要回吗?

基本案情

原告丁某从事美容生意,急需资金周转。2019年6月16日至12月15日原告丁某共计向被告李某借款6370元,后原告仅偿还了被告借款本金及利息1100元。2020年1月至12月期间,原告先后向被告借款16次,金额为17543.5元,后原告分期偿还了被告借款本金及利息共计28327.2元。2021年1月至11月期间,原告又向被告借款16次,金额为99430元,被告收取了原告的利息142052元。在借款期间,原告向被告出具了借条,但借条上双方并未约定借款利息。被告以借款的方式收取了原告高额的利息,其利息的金额超出我国的法律规定。后原告多次和被告协商,未达成一致意见,遂起诉至纳溪法院,要求被告及时返还借款多支付的利息七万余元。

立案后,承办法官通过询问,了解案件基本情况,并对法律法规、国家政策和同类案例进行解读分析,在承办法官的主持下,双方当事人经过协商、算账,同意各自让步自愿达成调解协议,被告李某当庭返还原告丁某多收取的借款利息50000元。自此,该起不当得利纠纷案件圆满化解。  

法官说法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当得利不可取,莫要一时糊涂,损人不利己。关于不当得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百八十五条规定,得利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的,受损失的人可以请求得利人返还取得的利益,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为履行道德义务进行的给付;

(二)债务到期之前的清偿;

(三)明知无给付义务而进行的债务清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百八十七条规定,得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取得的利益没有法律根据的,受损失的人可以请求得利人返还其取得的利益并依法赔偿损失;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百八十八条 得利人已经将取得的利益无偿转让给第三人的,受损失的人可以请求第三人在相应范围内承担返还义务。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百八十六条规定,得利人不知道且不应当知道取得的利益没有法律根据,取得的利益已经不存在的,不承担返还该利益的义务。


责任编辑:杨睿

新闻总署国登2012-F00075847号· 知识产权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连续出版物刊号 川KXO1-093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 川B2-20191090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川网文【2019】5415-440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川字第00217号

出版物许可证 新出发字第510105010299号 · 川文旅审函【2019】886号 · 川新广审批准字【2017】335号 · 川法学文研批字【2015】012号 · 川法文批字【2019】009号 · 川新广批函字【2016】30号

国家商标局受理第23862702号 · 网络安全资格认证第23955号 · 省法治文化研究会融媒体中心负责技术、维护和管理

蜀ICP备12029925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87号

本网站(非新闻类)刊发信息不代表主办单位和本网之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网删改·法律顾问:省法治文化研究会专家委(何艳律师)

四川法艺文化传媒 四 川 法 制 网版权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scfz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移动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