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昌市界市镇地处四川、重庆交界地带,曾经交通闭塞、经济落后。因为高铁修建带来的机遇,从昔日的“隆昌后藏”变身“潜力新城”。坐落于此的隆昌市人民法院界市法庭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充分发挥人民法庭的职能作用,积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基层治理新格局。先后荣获全国法院先进集体、全省优秀人民法庭、全省指导人民调解工作先进集体、内江市政法先锋集体等荣誉。2021年12月,界市法庭被选树为内江市第一批“枫桥式”基层政法单位。今年以来,全庭共受理案件673件,结案588件,结案率87.37%,调撤案件423件,调撤率72.81%。
法治赋能 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人民法庭是司法为民的窗口,也是助力乡村振兴的前沿阵地。近年来,界市法庭以服务基层社会治理为目标,深入推进法治乡村建设,创建新时代“枫桥式”人民法庭,努力打造和谐村居。
原告普润镇印坝村8组、9组与被告隆昌市某农业公司签订《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将200余户村民的400余亩土地以每年300至600元的价格承包流转给该农业公司用于柑橘种植。后因某农业公司经营不善,流动资金出现问题,导致200余户村民的土地承包流转费未按期支付,案涉土地无人管理。
界市法庭受理该案后,采取巡回办案方式,积极运用“诉源治理工作联系点”,将矛盾纠纷治理关口前移,开展实地调研走访,加强与基层组织的沟通协调,多次召集当事人开展座谈征询,摸清矛盾纠纷的深层次原因,从“规范土地流转,完善流转合同”方面提出对策建议,积极探索“盘活土地、保障收入”的处置方案。
在调解过程中,被告隆昌某农业公司对拖欠土地流转费的事实不持异议,但双方在种植果树、修建设备用房的处置以及土地复耕问题上互不让步、针锋相对。考虑到如此大面积的果树迁移、设备用房拆除以及土地复耕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同时必须最大限度地保护村民的合法权益。法官在充分了解事实的基础上,耐心解释、积极引导,促成双方当事人转变态度,当场达成调解协议,自愿解除土地承包流转合同,某农业公司支付欠付的租金,并承诺将果树限期搬移、土地复耕。
悉心调解 争做公正司法“躬行者”
调解千家事,温暖万人心。界市法庭本着“能调尽调”的理念,努力化解当事人之间的矛盾,实现案结事了人和,其创设的“五步调解法”(调解调查、集体会诊、挖掘关系、个别搓商、定纷止争)曾受到时任内江市政府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并在内江市范围内予以推广。
“法官,你要帮我们做主啊,我家儿子不管我们......”上班一大早,一对老年夫妻就来到法庭,他们要对两个儿子不履行赡养义务提起诉讼。絮絮的言谈之间,承办法官弄清了事情的缘由。两个儿子多次因赡养问题与两老发生矛盾,双方对立情绪较大,后两老诉至法院。经法院审理,判决两个儿子每月向两老支付300元赡养费,后来两个儿子没能及时支付赡养费,两位老人打算再次将两个儿子起诉至法院。
而事情的起源在于双方当事人积怨已久。特别是二老与小儿子的矛盾尤其突出,因为父亲亲手将小儿子的房屋屋顶、空调和冰箱全部毁坏,所以小儿子不愿意支付赡养费,提出除非父母对损坏的物品进行赔偿。仔细分析老人与儿子间的矛盾,其实不过就是琐碎的家事纷争而已,没有什么化不开的深仇大恨,只要敞开心扉就可解决。
承办法官立即联系村书记,请到特邀调解员,调解组一行翻山越岭,来到远在湖潭沟村的老人家,把两个儿子请到一起。调解组几个人轮番开讲——说家庭的和睦,说老去的艰难,说长大的不易,说一家人的缘分,说斗气的伤害……硬是把两个被怒气充满的老人说得眼泪汪汪,把两个像牛一样撅着脖颈的儿子说得深深地垂下头……所有的积怨烟消云散,一场亲人即将相煎的诉讼,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在娓娓道来的细说中,矛盾得以悄然化解。
延伸服务 撑起法治营商“艳阳天”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处在高铁新镇的界市法庭以“小法庭”努力服务“大营商”。为进一步服务保障辖区企业高质量发展,界市法庭总结出“四个一”机制,即开出一份企业法治体检报告、建立一套企业涉诉情况档案、编写一份企业涉诉专项简报、开展一场面对面现场应诉指导。
“感谢法官上门普法,让我们的疑惑得到了解决。”界市法庭常态化深入走访企业,提供法律服务、开展诉前调解、进行普法宣传。2022年以来,界市法庭办理辖区内重点企业隆昌市某建材有限公司、隆昌市某建材厂混凝土买卖合同纠纷23件,涉案标的645万余元,调解结案21件,判决2件,依法支持两企业通过司法途径追收混凝土货款。并在安全生产、用工用人、购销经营等方面给予建设性意见,帮助企业解决遇到的矛盾纠纷和涉法涉诉问题,从源头减少纠纷产生,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一枝一叶总关情,春“枫”化雨润民心。隆昌市人民法院界市法庭将进一步加强诉源治理工作,创新多元解纷路径,积极发挥司法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服务乡村振兴的积极作用,让法治新“枫”吹进每个人的心田。(钟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