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ꎆꉜꏤꀋꁨ ꊂꉚꊛꀋꄐ(借贷不守信 再贷必添难)”这是马边彝族自治县人民法院高卓营法庭的特邀“德古”调解员吉作汪叶运用“玛牧”文化中的谚语向郑布某某等人做调解工作。郑布某某等因借钱未还,被原告呣泼某某等人诉至法院。高卓营法庭的法官引导其先通过诉前调解解决纠纷,并指派吉作汪叶进行调解,在特邀“德古”调解员的调解下,双方达成了一致的调解协议,原告呣泼某某等人激动地说道“纠纷解决的好、解决的快”。高卓营法庭一直在不断探索用活“玛牧”非遗文化,助推彝区诉源治理。该法庭辖3个乡镇,总人口约2.4万余人,系纯彝族聚居区,2022年法庭受理的民商事案件23件,万人起诉率仅万分之九,诉源治理取得一定的成效。2022年该法庭荣获县“枫桥式”法庭先进集体和全省法院人民法庭工作先进集体。
传唱“玛牧”文化 化纠纷于未发
“玛牧”是彝族群众传唱千年的道德经典与行为规范,在彝区具有广泛的影响力,2014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提高彝区群众的法律意识,法庭成立了“玛牧·吉威”彝汉双语普法宣传团队,将民法典与“玛牧”文化相融合,编撰“玛牧”—民法编,运用说唱形式,广泛宣传。2022年共开展集中普法宣传6次,发放普法资料600余份,受众达2000余人。此外,法庭还在审判中遇到的具有广泛宣传价值的案例撰写成《尼牧维科典》彝区法治绘本,并成功申报2022年度乐山市哲学社会科普课题,积极引导彝区群众依法办事,矛盾纠纷自我预防,从源头上防止了纠纷的发生。
发扬“德古”调解 解纠纷于萌芽
“德古”是彝区德高望重的善于运用“玛牧”化解矛盾纠纷的人。“德古”调解成功的纠纷,没有反悔或不履行的情况。法庭充分发挥好“德古”力量,选任6名“德古”作为特邀调解员,开展法律培训4次,让“德古”特邀调解员成为一支既熟悉“玛牧”文化,又具有一定法律素养的队伍。2022年,法庭辖区指导“德古”特邀调解员化解纠纷近80件,让绝大多数纠纷解决在诉前。
深化“双语”审判 止纠纷于诉内
针对进入诉讼的案件,法庭组建“玛牧·吉威”双语审判团队,邀请“德古”陪审员与法官组成合议庭,采取“合议庭+莫达(原、被告各方推选的代表)”的方式,利用法官说法、“德古”讲德(“玛牧”),通过本民族的人,说本民族的话,用本民族的文化,更加有效地促成双方当事人达成调解,提高生效裁判文书的自动履行率,减少上诉与执行案件,真正做到案结、事了、人和。2022年法庭审理的23件案件中,自动履行案件18件,自动履行率达78.26%,这种审判模式获得了彝族群众的一致认可。
第十三届、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乔进双梅在高卓营人民法庭调研时表示“高卓营法庭的普法和双语审判方式,是立足于彝区矛盾纠纷的特点,探索出一套具有民族特色的矛盾纠纷方法,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