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网
法治文化研究会

泸州首例涉毒“自洗钱”案,判了!

来源:泸州市纳溪区人民法院 作者:严飞飞 任敏 发布时间:2022-06-02 17:47:10

洗钱,想必大家并不陌生?但是贩卖毒品后为掩饰毒资收益来源和性质,自己为自己洗钱,你听说过吗?

IMG_2299.JPG

6月2日,泸州首例涉毒“自洗钱”案在纳溪法院公开开庭审理并当庭宣判。被告人鲁某因犯贩卖毒品罪、洗钱罪,被纳溪法院数罪并罚后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一个月,并处罚金六千元。现场有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社区网格员、银行业及快递行业从业人员等共计40余人旁听案件审理。

IMG_2312.JPG

2022年1月7日,被告人鲁某在向吸毒人员孙某贩卖毒品甲基苯丙胺时被民警当场抓获。民警从鲁某和孙某身上搜出毒品甲基苯丙胺共计1.11克。在贩卖毒品过程中,为掩饰资金来源和性质,鲁某要求孙某通过扫描附近门店老板宋某的微信二维码支付毒资1050元,宋某扣除10元转账手续费后通过支付宝转账1040元至鲁某支付宝账户。

微信图片_20220602172341.jpg

今年初,中国人民银行、公安部、国家监察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等11部门联合印发了《打击治理洗钱违法犯罪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决定于2022年1月至2024年12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打击治理洗钱违法犯罪三年行动。纳溪法院充分发挥刑事审判职能,对涉洗钱犯罪保持高压态势,依法严厉打击,并加强与公安、监察、检察、人民银行等部门之间的协作,共同健全洗钱违法犯罪风险防控体系,切实维护辖区安全、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利益。

法官说法:

当下,洗钱已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非传统安全问题”,反洗钱也被提升到维护国家安全和国家政治稳定的整体战略高度。2021年3月1日起施行的《刑法修正案(十一)》对洗钱犯罪作出重大调整,明确“自洗钱”行为独立成罪,加大了对从洗钱犯罪中获益最大的上游犯罪本犯的处罚力度。

本案中,鲁某贩毒之后的后续行为,即为掩饰其贩卖毒品所得钱款的性质和来源,使用他人的微信收款码收款后再转回自己的支付宝账户,试图将毒赃转移的行为,属于刑法第一百九十一条第一款第(三)项规定的“通过转账或者其他支付结算方式转移资金的”情形,不宜认定为上游犯罪的自然延续,应单独定性为洗钱罪,并与贩卖毒品罪并罚。

(严飞飞 任敏)

 

                                     


责任编辑:唐方琼

新闻总署国登2012-F00075847号· 知识产权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连续出版物刊号 川KXO1-093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 川B2-20191090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川网文【2019】5415-440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川字第00217号

出版物许可证 新出发字第510105010299号 · 川文旅审函【2019】886号 · 川新广审批准字【2017】335号 · 川法学文研批字【2015】012号 · 川法文批字【2019】009号 · 川新广批函字【2016】30号

国家商标局受理第23862702号 · 网络安全资格认证第23955号 · 省法治文化研究会融媒体中心负责技术、维护和管理

蜀ICP备12029925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87号

本网站(非新闻类)刊发信息不代表主办单位和本网之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网删改·法律顾问:省法治文化研究会专家委(何艳律师)

四川法艺文化传媒 四 川 法 制 网版权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scfz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移动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