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制网
法治文化研究会

庭审“走云端”审判“不停摆”

来源:内江市中区法院 作者:综合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0-03-24 21:30:13

自疫情开始以来,内江市市中区人民法院认真贯彻落实有关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会议精神以及上级法院关于疫情防控的工作要求,院党组第一时间召开部署会议,在有力抓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创新审判执行方式,积极引导当事人采用“非接触式”处理纠纷、审理案件,确保疫情期间审判执行“不打烊”,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保障辖区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

 

    疫情之下,刑事案件“云审判”不掉线

 

    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市中区人民法院的刑事审判庭法官们选择线上审判、线下防疫,充分利用“互联网+”将审判工作搬到网络上,确保审判与防疫工作两不误。

 

    312日,市中区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首次运用互联网庭审平台,通过远程开庭“无接触式”依法公开开庭审理了两起刑事案件,并当庭宣判许某盗窃罪一案。

 

    这两起案件的被告人目前都羁押在内江市看守所内。为切实做好疫情防控,将疫情阻隔在“高墙”外,市法院统一协调,市中区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案件承办法官与内江市看守所市中区人民检察院商议后,主动与当事人征求意见同意后,决定采用远程视频的方式审理案件。

 

    庭审前,市中区人民法院与内江市看守所做好协调对接设备调试,确保远程视频庭审顺利进行;行装办人员对远程庭审现场进行全面消毒,审判员、书记员、公诉人及相关诉讼参与人严格体温检测、佩戴口罩,全面做好安全防护。

 

    庭审中,羁押在内江市看守所的涉案被告人在看守所远程提讯室,与审判员、公诉人及相关诉讼参与人同屏“隔空对话”。


图:刑事案件审理.png


    整个庭审远程视频画面、声音清晰稳定,案件审理安全有序流畅进行。

 

   “借助互联网、电话、短信等非接触方式进行案件的调解和审理,实现与当事人“不见面”,让当事人足不出户,便可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为公平正义助力加速!”刑事审判庭庭长王红雷说。

 

    充分利用“互联网+,在线庭审“无障碍”

 

    疫情当前,工作不减,市中区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认真发挥审判职能,增强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确保疫情防控和审判工作两手抓、两不误。

   “被告,是否能听清我说话?”

   “可以”

   “原告呢”

   “也可以”

   “那好,我们现在准备开庭。”

 

    318日,市中区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通过移动微法院远程视频的方式审理了一起原告及其代理人均为内江市外人员的行政诉讼案件。

 

    该案系未取得出租车辆营运资格的自然人对区公路运输管理所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不服而提起的诉讼。

 

    庭审前,行政审判庭充分做好审理的准备工作,调试设备、添加出庭人员信息,避免因设备故障问题出现庭审不持续等情况。庭审过程中,法官、书记员、公诉人及相关诉讼参与人都主动佩戴口罩,法庭门窗开放,保证空气流通。同时,审判长能够恰当地把握庭审节奏,充分考虑到网络信号及迟延反应等问题,及时提醒当事人表达观点时注意语速等事项,确保庭审规范有序进行。

图:行政案件审理.jpg

 

   “通过远程视频庭审,大力提升了庭审效率,减少了当事人的诉累,同时避免了当事人参加诉讼引发疫情传播的危险。曾经的“对簿公堂”,到现今的见“网”如面,提高现代网络技术参与审判的比重,是我们积极探索和应用网络庭审带来的变化,是我们切实践行“司法为民”理念的体现”行政审判庭法官韩小利说。

 

    疫情防控期间市中区人民法院通过将“线下”法庭搬到“线上”,既保证了庭审的时效性、规范性、合法性,又充分保障了被告人的诉讼权利,也很好地效避免了疫情期间人员聚集带来的交叉感染风险,实现了疫情期间审判“不打烊”。


    现在是战“疫”的关键时刻,市中区人民法院着眼于服务群众多元化的司法需求,积极探索保障当事人诉讼权利的有效举措,推行“云开庭”“云审判”,主动使用“四川移动微法院”平台,进一步总结疫情期间的庭审模式和经验,切实维护战“疫”期间诉讼参与人、来访群众、法院干警的安全和健康,努力实现战“疫”、办案齐步走,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综合办公室)

 


责任编辑:梦雪

新闻总署国登2012-F00075847号· 知识产权 (川)作登字2017F00078064 · 连续出版物刊号 川KXO1-093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 川B2-20191090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川网文【2019】5415-440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川字第00217号

出版物许可证 新出发字第510105010299号 · 川文旅审函【2019】886号 · 川新广审批准字【2017】335号 · 川法学文研批字【2015】012号 · 川法文批字【2019】009号 · 川新广批函字【2016】30号

国家商标局受理第23862702号 · 网络安全资格认证第23955号 · 省法治文化研究会融媒体中心负责技术、维护和管理

蜀ICP备12029925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487号

本网站(非新闻类)刊发信息不代表主办单位和本网之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网删改·法律顾问:省法治文化研究会专家委(何艳律师)

四川法艺文化传媒 四 川 法 制 网版权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scfz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移动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