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四川省屏山县人民法院主动融入党委领导下的诉源治理机制建设,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立足四机制提升“诉源治理实质化”水平,连续三年案件收案增幅呈下降趋势。
前端预防机制,提升源头治理水平
一是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与依法行政。发挥涉党政机关民事、执行立案通报前置机制和司法建议双配套功能作用,推动行政机关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发出涉党政机关《预立案告知书》2份,行政机关均在规定期限内主动履行义务或者与诉讼当事人对接处理;发出涉党政机关司法建议书2份,制定《关于移民安置房尾款结算案件办理规程》,使移民安置房尾款整体结算率上升30个百分点。二是强化社会自治管理与法治信仰。针对后移民时期房地产开发导致的合同违约、物业管理等乱象,探索构建示范裁判(调解)机制,促进王府井一、二期、学府春天等重点楼盘1000余件类案诉外和解。继续落实普法宣传和巡回审判制度,2021年法官对口联系下沉镇村开展“法律十二进”13次、巡回审理28次。通过已挂牌的2个“党建+审务”诉源治理工作站、2个“无讼村居”站点,大力推动矛盾化解从终端裁决向源头防控延伸。
专业赋能机制,提升依法治理水平
一是发挥专业代理调解优势:对未成年、适老诉讼、农民工等弱势群体推出差异化、个性化、精准化诉讼服务,制定检察机关支持起诉与援助中心法律援助代理规则,畅通“支持起诉+法律援助+人民调解+司法确认+快速执行”矛盾纠纷专业运行模式,2021年受理涉未成年案件42件、赡养、劳务合同等涉民生案件289件,执行到位金额310余万元,开展农民工工资集中发放2次,最大限度保证民生。二是注重重大项目法律服务。针对征地拆迁、民转刑、非法集资、涉法涉诉信访等群体性、复杂性难题,依托县综治维稳中心建立案件联合协调工作机制,推广律师全程介入,“三顾茅庐”化解长达50余年的朱某信访积案、“四度研究”化解屏山镇蒋坝村陶某两家土地边界可能引发民转刑纠纷案,“五大保障”推动僵尸企业岷江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屏山金典玻璃器皿有限责任公司平稳破产退出市场。
共推共治机制,提升综合治理水平
一是强化治理主体联动。依托诉讼服务中心集成律师调解、人民调解、行业调解、仲裁等多元解纷服务资源,打造诉非衔接工作区,建立诉调对接中心、多元调解中心、行政争议协调化解中心。与7个行政部门建立诉调对接机制,21个调解组织建立委托委派机制,引入律所与屏山镇人民调解委员会常态化入驻。2020年以来累计委派委托调解1987件,经多部门联动协调后与县发展改革局、劳动仲裁委合力化解信访老户陈云华劳动争议纠纷案。二是夯实治理手段联动。探索走出“彝调结合”、“1+2+N”、“三官一师”等调解模式,建设道交纠纷“一体化”化解平台,使4000余件轻微交通事故纠纷诉外和解,借鉴道交一体化改革经验,同步推广到物业管理、劳动争议、消费者权益保护、建设工程等领域,积极向建设工程主管部门梳理报送违法行为线索5条,做好民事司法与行政执法衔接。
责任强化机制,提升系统治理水平
一是理顺纵向治理机制。厘清县、乡、村综治权责关系,推动形成“党委领导、政府支持、综治协调、法院指导、社会参与”的诉源治理共推格局,将“万人成讼率”纳入全县平安法治建设考核,形成县级协调落实、乡镇强基固本、村居预警控源的矛盾纠纷化解治理链条,创新提出“一官四员”一站式多元解纷化解中都卫生院长达40余年物权保护纠纷案;借力“彝调结合”化解“牛践踏竹苗”纠纷,促进彝、汉民族团结。二是推行清单治理模式。建立劳动、土地、婚姻家庭、交通事故、医疗、物业等6个专业调解委员会,会同县、乡、村三级调解组织,通过“驻村法官+联络员”借助部门行业优势和网格调解员力量,构筑多渠道的非诉解纷服务,实现“和解优先、非诉其次、诉讼兜底”的递进次序,促进诉前调解。2021年1至9月诉前调解1105件,调解成功841件、司法确认54件。
(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