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盐边县人民法院成功调解了一起工亡补助金分割纠纷案件。
2021年3月,盐边县人民法院立案受理原告蔡某甲与被告吴某甲、吴某乙、蔡某乙工亡补助金分割纠纷一案。蔡某丙在某水电建设工地上班时,因工死亡,用人单位赔偿一次性工亡补助金86万余元及其他费用合计120万元。蔡某甲系蔡某丙与前妻所生长子,吴某甲系蔡某丙妻子,吴某乙系吴某甲与前夫所生,与蔡某丙形成继父子关系,蔡某乙系蔡某丙与吴某甲所生子女。经本院审查后发现,蔡某丙的父亲蔡某丁,母亲曾某某健在,追加该二人为本案原告参加诉讼。本案中被告吴某甲保管蔡某丙的工亡补助金,其分割了4万余元工亡补助金给原告蔡某丁、曾某某,未分割工亡补助金给蔡某甲,经家族多次协商处理,均未达成协议。
经过研判,合议庭认为本案实质为家庭纠纷案件,原、被告归根结底都是一家人,若以普通裁判方式结案,无论谁胜谁负,都不能达到实质性化解矛盾争议目的,并且极有可能引发后续的遗产继承纠纷,使矛盾升级。为此,合议庭将调解贯穿于案件审理始终。
一是干警多动腿,群众少跑路,以“诚心”促成纠纷的实质化解。考虑到原告蔡某丁、曾某某系80余岁的高龄老人,行动不便,为减少当事人诉累,承办人数次驱车百余公里到达其住所地盐边县国胜乡向其送达法律文书,了解案情,征求意见,提供调解方案建议,并定于离其最近的渔门法庭进行开庭审理。
二是以“情”动人,以“理”服人,以“法”促成各方心理预期的统一。办案法官以“情”入手,阐明虽然原被告共同的亲人蔡某丙已经死亡,但毕竟生者还是亲人,存在不可割舍的亲情,随后以“理”规劝,从多个角度做思想工作,阐明常情、常理,不断消解各方当事人的心结。最后,办案法官又采取背靠背的调解方式从“法”的角度入手,一一阐明本案实际情况,讲解相关法律规定、典型案例、判决可能产生的法律后果等等。
三是用“心”调解,以真心换取信任,以爱心消除当事人间的相互猜忌和隔阂。承办人用心去体会当事人的内心所思、所想、所求,经过细致的思想交流、引导,各方均有了一定的调解意愿,合议庭趁热打铁,最终在第二次开庭时,审判长在庭审中阐明亲情乃人间至爱之情的道理,打开原被告双方最后的心结。庭后,合议庭进一步与原被告协商了具体的调解方案,为了达到良好的诉源治理效果,合议庭主动提出将随后双方必然面临的遗产分割问题纳入一并处理,最终各方当事人就工亡补助金的分配和遗产分割一并达成了协议,彻底化解了矛盾纠纷。
经过本院悉心调解,本案得到圆满解决并已履行完毕,婆(公)媳之间、(继)母子之间、爷孙之间亲情依旧,当事人表示要送锦旗给办案人员以表谢意,被办案人员婉拒。(罗洪霞)